過緱氏上轘轅嶺
玉笙猶有館,緱嶺夕陽間。
馬入轘轅道,雅投女幾山。
一官游已倦,五岳鬢先斑。
為赴千年約,東尋白鶴還。
玉笙猶有館,緱嶺夕陽間。
馬入轘轅道,雅投女幾山。
一官游已倦,五岳鬢先斑。
為赴千年約,東尋白鶴還。
玉笙的傳說仍有館舍留存,緱山在夕陽中若隱若現。騎馬進入險峻的轘轅古道,寒鴉飛向遙遠的女幾山。為官游歷早已疲憊厭倦,遍訪五岳卻已雙鬢斑白。為了赴那千年的仙人之約,向東追尋白鶴翩然歸還。
玉笙:傳說周靈王太子王子喬(王喬)好吹玉笙,后于緱山(緱嶺)騎鶴升仙,此處指其遺跡。
緱嶺:即緱山,在今河南偃師東南,為王子喬升仙之地。
轘(huán)轅道:古險道名,在今河南偃師東南,因山路盤旋如轘(車轅)得名。
女幾山:山名,在今河南宜陽西南,傳說有仙女在此居住。
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代指名山大川。
千年約:暗指與仙人(如王子喬)的約定,呼應其升仙傳說。
白鶴:仙人坐騎的象征,傳說王子喬升仙時乘白鶴。
詩中提及“緱嶺”“轘轅道”“女幾山”均為河南境內地名,結合“一官游已倦”推測作者或為仕途奔波之人。創作背景可能為作者途經緱山一帶時,觸景生情,由王子喬升仙傳說引發對仕途疲憊與超脫隱逸的思考。具體創作時間及作者生平無明確史料可考,需結合具體詩人背景進一步考證。
全詩以行旅為線索,由景及情,前四句描繪緱山、古道等沿途景象,后四句直述宦游倦意與追尋仙蹤的心愿,既展現了旅途的蒼茫,又暗含對世俗的超脫,是一首融合山水、歷史與個人情志的抒情小詩。
息塵淮上道,忽夢海潮聲。濁雨翻涼燠,光穹坼晦明。自欣歸一主,何復辨三生。柳風吹日夕,碧妝新又成。
茅茨低小對青山,準擬馀年向此閑。南望青山是黃鶴,欲憑黃鶴寄書還。
虎丘池頭與君別,片片寒霜走鳴鋏。十年仍上泣玉書,千里果至泥金帖。野夫歡叫四坐聞,忽憶少時慕終軍。一言唾手取青紫,蹉跎歸種南山云。要知晚成差有味,男兒有才豈終棄。君不見老驥剪拂時,踠足長鳴裂珠轡。
幾聲啼宇一春終,庭院深深葬落紅。晚泣斜陽朝泣露,愿隨流水怕隨風。拈來因果愁難數,老去容顏色即空。叮囑奚奴勤掃取,莫教零亂辱泥中。
小兒雙角髻,狀似折腰菱。欲與簪花朵,葳蕤恐不勝。
圣主隆恩雨露頒,特迂星使下天關。自嗟犬馬雖衰疾,敢避朝廷正急難。龔遂有心安渤海,謝安無計戀東山。中原恢復吾何敢,且與君王鎮百蠻。頻年巨盜據荊湖,自是廷臣計畫迂?;①顑铍S指擾,瘡痍可使即時蘇。上流自昔多雄鎮,內靜方能備外虞。子賤只憂還掣肘,文侯解信樂羊無。
酒盡沙頭雙玉瓶,窮途阮籍幾時醒。故園楊柳今搖落,悵望秋天虛翠屏。
吟魂日逐滏河濱,擊缽呼瓢待主人。白社生涯懸十畝,青鞋消息屬三春。藤蘿啟事江湖邈,風月憐才雨雪新。矯首午橋煙樹外,醉醒雙眼臥苔茵。
重沐天恩典禮闈,旋因賜告遂初衣。先朝故老今誰在,十世同居古亦稀。淥水蘭舟江上發,秋風華發浦陽歸。懸知戀闕情應甚,夜夜山中夢紫微。
搗練子,賦梅妝。鏡里佳人傅粉忙。額子畫成終未是,更須插向鬢云傍。
司馬胸中著云夢,杜陵眼底蓋乾坤。吾衰不復論茲事,飽看孤帆落遠村。
遙岑樓上俯晴川,萬里登臨絕塞邊。碣石東浮三絳色,秀峰西合點蒼煙。天涯游子懸雙淚,海畔孤臣謫九年。虛擬短衣隨李廣,漢家無事勒燕然。
小立中弇鰲背,俯看?窱巑岏。東澗藤緣西澗,下盤花接上盤。
付與春風不復言,個中端有玉妃魂。憑君細說梟盧事,暫借生香到酒盆。
自君之別矣,不復染膏脂。南風送歸雁,聊以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