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邵學士留題府署東堂有不及花時之嘆次韻
翹材曾驗太常車,壁上新留醉墨斜。
一覽雕章私自喜,遠來猶得及殘花。
君逢煙葉才抽日,我值風葩欲謝辰。
稱意人生無十九,要須爛醉洛陽春。
翹材曾驗太常車,壁上新留醉墨斜。
一覽雕章私自喜,遠來猶得及殘花。
君逢煙葉才抽日,我值風葩欲謝辰。
稱意人生無十九,要須爛醉洛陽春。
曾在選拔人才時見過太常的車駕,墻上新留的醉墨字跡歪斜。一讀您華美的詩文暗自欣喜,遠道而來還能趕上殘余的花景。您遇到的是煙柳抽芽的時節,我趕上的是花朵將謝的時辰。人生如意事不足十之八九,應當在洛陽的春光里痛快暢飲。
翹材:才能出眾的人,此處指人才選拔。
太常車:太常寺的車駕,代指選拔人才的考核場景。
雕章:華美的詩文,指邵學士的題詩。
煙葉:煙柳初抽的新芽,代指初春時節。
風葩:風中的花朵,此處指將謝的春花。
稱意:合乎心意,滿意。
爛醉:大醉,盡情暢飲。
此詩為作者與邵學士在府署東堂的唱和之作。邵學士原詩因未及盛花期而感懷,作者次韻回應,結合二人際遇差異(邵逢春初、己逢春暮),表達對人生無常的理解與豁達態度,創作時間或在春季將盡時的洛陽。
全詩圍繞‘不及花時’之嘆展開,通過對比二人遇春的不同階段,引出‘人生難稱意’的普遍感慨,最終以‘爛醉洛陽春’的豁達收束,體現了對當下相聚與春光的珍視,語言質樸,情感真摯。
笑時眼迷青意貼,行時鞋露繡旁相。
塞上春寒春事微,卻憐玉蕊競芳菲。隴梅欲發花先落,岸柳才舒絮已飛。登眺正宜浮白醉,招游不信踏青歸。吟成謾訝多奇句,郢曲由來和者稀。
寂寂云堂車馬稀,高明不受短墻圍。好山宛轉雙排闥,勝日登臨一振衣。望里風煙晴更遠,坐來塵土暮還稀。松間白鶴如嫌客,顧影翩然忽自飛。
冬冷二三日,隨心放浩晴。因循未消雪,次第已藏春。柏志非矜耀,陽光自責明。千山當起睡,何故不欣欣。
深畏炎威入世遲,孤芳勁節有誰知。鳴蛩籬落魂俱冷,斷雁關河夢亦癡。頻醉凄風心似剪,每經酸雨淚如絲。記從陶令垂青后,空盼斜陽酒一卮。
浐水桃李熟,杜曲芙蓉老。九天休沐歸,腰玉垂楊道。避路回綺羅,迎風嘶騕裊。豈知山谷中,日日吹瑤草。
巍巍乎,天臺之山四萬八千丈兮,聯岡疊障綿亙乎東南。神鰲戴山儼不動,但見螺髻涌出矗矗青瑤簪。三更雞鳴海水赤,丹霞紫霧浮晴嵐。上方鐘磬落天外,白日花飛優缽曇。嗟哉勝境可望不可即兮,金堂石室何由探。神仙中人王子喬,顏如丹砂發毿毿。偶從東海一相見,調笑共作煙霞談。手持天孫五云錦,冰絲裊裊繅吳蠶。飄然別我復長往,解纓去濯桃花潭。天風吹散華頂雪,曹娥江水青于藍。舵樓晚飯坐天上,拂云鳥翼張高帆。
賜禊追三日,聞鶯囀萬年。恩深重湛露,氣暖入非煙。睿作端知圣,清尊不翅賢。眼明驚既醉,奎彩下云天。曲水傳觴盛,皇祇布德初。海波翻雅奏,云露濕華裾。晴送君恩暖,寒收物意舒。春耕無嘆息,庶不負于胥。
海天吹暖踏圓沙,白塔蕉林出晚霞。小立茅亭椰子剖,迎風鬢點兩三花。叢林鐵軌出嶕峣,血色蠻煙萬骨銷。小筏數聲歌去也,夕陽如水滿長橋。披荊百戰漢家旗,孤寨藤茅結水湄。草木飄零魂北向,瘴山落日滿殘碑。蹈刃青春跨海舟,深閨夢里骨成丘。我來猶怯碑前佇,還剩河山不自由。華風久矣被南荒,塔立崚嶒云水黃。故事虬髯磨洗盡,一舟斜日倚茫茫。
應憐膝上欲鳴琴,彈到靈淵滿殺音。銅臭窮涂橫血淚,書香濁世護青衿。海天接處三生石,煙草灰中一片心。幸得年時聆法者,回頭更向老夫吟。
雁宿沙頭水月明,無端驚起兩三聲。孤飛縹緲知何處,影落寒江浪已平。
斗柄橫空夜若何,絳紗籠燭渡澇河。嵐光結暝迷前纛,水氣生寒透薄羅。拜月妖狐當古道,驚風棲鳥散喬柯。宵征莫怪歸心急,屈指嚴程只恐過。
世榮寡所慕,雅有丘壑情。既同鹿門隱,安論沒世名。愛此尊中物,陶然過一生。世道有隆污,言之心為驚。分陰未能惜,悠悠何所成。
江邊逢野叟,叉手問官名。立雀黃牛近,銜魚白鷺腥。西田馀故宅,北崦多新塋。駐馬斜陽外,悽然感廢興。
秉燭連床坐夜分,漏聲和月度轅門。重論幼稚多堪笑,細數交游半不存。最好知心成白首,可能醒眼對金樽。明朝又是梁園別,兩地相思勞夢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