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松月
深夜冷溶溶
圜邱露氣濃
月明時繞雀
松老欲成龍
古殿浮空翠
晴山落遠鐘
當年禋祀地
短草亂遺蹤
深夜冷溶溶
圜邱露氣濃
月明時繞雀
松老欲成龍
古殿浮空翠
晴山落遠鐘
當年禋祀地
短草亂遺蹤
深夜里寒意彌漫,天壇的露氣濃重。明月下時有飛鳥盤旋,老松蒼勁如欲化龍。古殿籠罩在浮動的青翠中,晴日遠山傳來悠揚鐘聲。這里曾是古代祭天的場所,如今短草雜亂掩蓋了舊跡。
圜(yuán)邱:即圓丘,古代祭天的圓形高壇,此處指天壇。
禋(yīn)祀:古代祭天的儀式,升煙以祭,取精誠上達之意。
溶溶:此處形容寒意彌漫、流動的樣子。
欲成龍:形容老松枝干盤曲蒼勁,如龍騰之姿。
空翠:山林間浮動的青霧。
遺蹤:指古代祭祀活動留下的遺跡。
此詩應為詩人游覽天壇時所作。天壇為明清帝王祭天場所,詩人深夜探訪,見古松、明月、殘殿與荒草,聯想起昔日莊嚴的禋祀場景,感慨歷史變遷,遂作此詩。
詩以“松月”為題,聚焦天壇夜景,前六句描繪清冷靜謐之景,后兩句轉向對歷史遺跡的感慨,情景交融,簡練而深沉地表達了對歲月更迭的思考。
路仗王羆臥,
戎休魏絳和。
吾君神武最,
若輩諂讒多。
天祐不至此,
人謀真若何。
書生無一報,
灑血付悲歌。
美人如花嬌北堂,
齊歌合舞圣世昌。
愿得歡娛永未央。
脂車秣馬且踟躕,
百年之會忽須臾。
東流之水西飛烏,
今我不樂何為乎。
維揚喬木翰林家,底事投閒釣鷺沙。真隱每嫌勞物色,煙波深處足生涯。
封事何如樂采薪,崚嶒石磴步堪馴。深林不識日昏曉,一任山隈臥白云。
天設名區擁翠屏,草堂風度曉雞聲。年來不作繁華夢,飯犢郊原學耦耕。
歸來筑室月山傍,星斗長懸午夜光。清白流芳無別業,詩書堆滿竹方床。
窈谷陰崖,香云煖雨,芳蕤初著幽叢。修然世外,此意幾人同。回望三湘何許,靈均去、佩冷江空。無人問,斷魂千里,相逐落梅風。
平生良自愛,孤標高韻,寂寞山中。算知心獨許,三尺焦桐。腸斷王孫未返,年時草、又襯殘紅。春愁滿,汀蘋岸芷,落日楚江東。
春園花就黃,
陽池水方淥。
酌酒初滿杯,
調弦始成曲。
二月新晴,東風作陣,吳天梅訊頻催。伍塘飛棹,恰過浪花堆。聞說疏香冷粉,銅坑畔、萬樹齊開。真孤負、闔閭城下,容易放船回。
沿洄。歸罨畫,閒賡綺韻,觸緒增哀。想一枝瘦玉,曾綴經臺。我是湖州杜牧,成陰候、側帽才來。明年事,相期花下,莫放淺深杯。
系船湖畔作山行
物是人非幾變更
川畔何須問圓澤
世間禪指即三生
少年學武兼學文,姓名不屬羽林軍。
殺人睚眥不敢視,橫行抱劍游三秦。
斗雞擊筑時將暮,馬蹄慣踏章臺路。
一朝官里賜銅符,百戰捐身寧復顧。
平生挽弓能挽強,區區郭解何足當。
愿為豫讓報恩死,不學李陵嬰恥亡。
湘水珠輝,蓬山玉茜,國香初破寒雪。露泫金莖,妝成黃額,綬羅禁得重撚。枕薰仍在,好珍重、淩波舊別。清宵聽、斷續鵝笙,隔簾吹徹。
步虛欲下還遲,路遠銀潢,環佩聲絕。錦瑟弦情,纖蔥寫恨,可悔鴛盟輕結。故宮回夢,盡消與、離腸寸折。王孫老去,空補宣和,圣朝風月。
平生蹤跡半樵歌
歲晚昏眸始識河
名姓誤叨天上薦
琴書端似夢中過
洲連碧水浮埃少
席滿薰風逸興多
卻憶青山同學侶
可勝名教兩蹉跎
東觀群儒作好官,
束書不許散人看。
何時遂作西林友,
讀得韓文熟已難。
迢遞京華路,艱難濟上程。
每逢清月夜,寧忘故山情。
獨往知何日,同舟賴友生。
登崖聊緩步,不覺漏三更。
潮平人臥小舟孤,
三日船頭俗客無。
最好向公談世事,
馬蹄風雨滑長途。
違棄何堪賦改求,采蘭屈子日繁憂。
獨哀蕪穢洵吾道,自惜鉛華為汝謀。
顧景不常春易去,愿天為美雨旋收。
稼軒原有飄零感,蝶戀花詞只是愁。
蔬腸消谷暖,拄杖出林深。犢背斜陽在,蛩聲暮氣侵。
崗巒舒伏脈,松菊會歸心。墟落函寒早,山曛日未沉。
步擔腰鐮急,平疇瀝稻稀。水云漫白道,烓灶起青霏。
縫塔隨煙暝,巢烏擇木飛。年豐閒正少,乘屋匠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