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送春
杜宇催春歸意切。寂寞黃昏,門掩梨花月。未解丁香猶自結。東風懊惱成輕別。
燈暈影搖明又滅。面壁遲遲,清露頻頻徹。誰與惜花人共說。春歸仍有來時節。
杜宇催春歸意切。寂寞黃昏,門掩梨花月。未解丁香猶自結。東風懊惱成輕別。
燈暈影搖明又滅。面壁遲遲,清露頻頻徹。誰與惜花人共說。春歸仍有來時節。
杜鵑鳥聲聲催促,春天的歸意如此急切。黃昏時分孤寂清冷,門兒半掩,月光灑在梨花上。丁香花未解花苞,依然緊結枝頭。東風也懊惱春天就這樣輕易離別。燈影搖晃,忽明忽暗。面對墻壁久坐,清露不斷滲透,夜已深沉。誰能和這惜花的人一起訴說?春天雖歸,仍有再來的時候。
杜宇:杜鵑鳥,傳說為古蜀王杜宇所化,啼聲哀切,常與春歸相關。
丁香猶自結:丁香花蕾叢生如結,古典詩詞中常以“丁香結”喻指愁思,如李商隱“芭蕉不展丁香結”。
燈暈:燈光周圍模糊的光圈,此處形容燈光昏暗搖曳。
清露頻頻徹:清露不斷滴落滲透,形容夜已深。
面壁:面對墻壁靜坐,形容獨自沉思、孤寂無依的狀態。
此詞應為暮春時節觸景生情之作。作者或因春景將逝,由自然變遷觸發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合“面壁”“誰與共說”等細節,推測創作時或有孤獨心境,借“送春”抒發內心幽微情緒。
全詞圍繞“送春”主題,上片以杜宇、梨花、丁香等暮春意象渲染離情,下片通過燈影、清露等細節深化孤寂,結尾以“春歸仍有來時節”稍解愁緒,情感真摯,結構圓融,是傳統傷春詞的典型之作。
御史昔乘青驄馬,霜氣橫秋烏府門。太白終南讓高峻,涇流渭水分清渾。神隨丹旐歸全晉,名入青編紀大元。欲識當時真鐵面,只今猶有鳳皇存。
空山長日靜,入夜群動生。商風吹萬竅,競奏笙竽箏。雨過洪水發,溪喧為天傾。虛室蚊聚閧,空階蚊爭鳴。絡緯促懶婦,子規啼月明。狐貍躡田鼠,兔奔伏雉驚。啄木長苦饑,覓食恒丁丁。老鸛作鬼笑,格磔何猙獰。此間天籟勝,人籟莫與京。老夫不能寐,魚目到五更。
逝水滔滔春復秋,長年蹤跡寄扁舟。五湖風景誰爭得,千古應須付白鷗。
仙人自古好樓居,又見崢嶸百尺馀。十里嵐光浮畫棟,半天云影護殘書。登臨王粲賦初作,偃臥元龍氣不除。歲晚相過頻剝啄,湘簾共聽雨疏疏。
北窗酣臥日輪高,夢寐平生五柳陶。睡起羲皇千古意,挽回卻向一秋毫。綰蛇縈蚓應無用,拘虎囚螭儻有馀。付與劉侯堪把筆,尊師不解世間書。不用濡毫滴硯乾,更隨曹植作波瀾。碧窗點易真吾事,洞府歸來玉露漙。
春草楊敷曾醉處,秋風又拂長官衣。黃云不是棲賢地,才到黃云便說歸。
晴瀾金色漾琉璃,日落春風拍岸時。鷗鳥不驚人去遠,掖垣南下樹參差。
心知游路豈復無,頗如六鹢飛宋都。小巫羞澀見大巫,神氣比公真蔑如。
金碧樓臺宅梵王,柯亭無處問中郎。何當截取如椽干,吹起昆丘紫鳳凰。
扁舟時一望,云水入春汀。淡泊如孤性,凄清就遠坰。沙喧爭汲女,波動款飛蜓。隨意花風起,悠然動渚馨。
禽虎將軍勞筑室,焚魚學士懶登臺。盡道蓬萊謫仙出,爛將桃李向人開。高歌夜半鬼神泣,長嘯一天風雨來。雄文任索千金價,高馬還輸十歲孩。校書星動天祿閣,作賦神遇楚陽臺。波濤入筆滄海□,霹靂嘯火昆侖開。求文巨室持金獻,問字諸生載酒來。矍鑠是翁誰畫得,心如鐵石貌如孩。
今年頓豐熟,古跡恣搜尋。玄室有寄字,琴臺無俗音。讀書知夜靜,采菊見秋深。粉署多清暇,應知同此心。
九州瘴氣肆風雷,萬犬齊鳴久可哀。我笑天公空抖擻,只循低格降人才。
雪滿江城醉色寒,蕭條春興入彈冠。自憐滄海雙珠合,誰作青云一鶚看。日月祗銷高伏枕,風塵何事老投竿。豈宜梅福吳門在,共說先朝吏隱難。
客路心知有往還,驛亭回首一酸顏。孤云去鳥重江外,炎日凄風兩月間。名與赤誠流白簡,身將朱紱葬青山。相逢且莫深惆悵,猶勝高涼不賜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