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市懷古
茫茫瓦礫被荊榛,
白屋朱門共一塵。
燕子歸來人已換,
野花開滿舊山春。
茫茫瓦礫被荊榛,
白屋朱門共一塵。
燕子歸來人已換,
野花開滿舊山春。
廢墟上一片蒼茫,瓦礫間荊棘叢生;無論是平民的白屋還是權貴的朱門,都一同化作了塵土。燕子歸來時,居住的人已經更換;野花開滿了舊日的山間,依舊是春天。
瓦礫:破碎的磚瓦,代指廢墟。
被:通'披',覆蓋。
荊榛:荊棘,泛指叢生的灌木。
白屋:用白茅覆蓋的房屋,指平民的簡陋居所。
朱門:涂成紅色的大門,代指權貴豪富之家。
共一塵:共同化為塵土,指消亡。
舊山:舊日的山,指故地。
推測詩人途經歷史故地趙市,見昔日繁華所在已淪為瓦礫荊棘,曾經的貧富宅第皆歸塵土,唯有自然景物年復一年輪回,觸景生情而作此詩,反映對歷史變遷的觀察與思考。
全詩以廢墟景象為引,通過'白屋朱門'的身份對比與'人換春在'的今昔對照,揭示世事無常的規律。語言簡練,意象鮮明,于自然之恒中映照人事之變,是一首典型的懷古詩。
雨灑無痕地,風吹有色云。道情偏感我,清望最宜君。雙履如鳧轉,千松過嶺聞。江皋晴吐月,遐思自紛紛。
安貼邦鄉老趙州,時辰使得最風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桃葉成蹊柳作行,東風吹熱少年場。趙家姊妹皆端正,謝族兒郎有短長。陌上口聲多汴語,壚頭結束盡唐裝。吳歌越舞顛如夢,不是湖山也斷腸。
東山蠟屐壞車輪,小草青知山外春。園柳鳴禽喚幽夢,惠連詩句更何人。
吾州風物好,惟是欠青山。忽有洞庭色,來從一笑間。
書銜莫羨一條冰,美職高官不足稱。何事只存天爵貴,令名長與日俱升。天巧都存篆刻中,得君刀筆即榮通。鳳池誰信曾三入,關吏猶猜八十翁。
朔雁來高天,山桂落清夜。所思萬里人,只在明月下。
庭前植三桂,門外栽五柳。有禽號仙客,愛蓮呼靜友。鄰墻竹千挺,晚色落杯酒。終日對此君,烏知非我有。
小庭悄悄重門隔,梅枝鵲踏飄香雪。一曲琵琶催,南花入北來。胡天環佩冷,憐寫紅羅影。名士唱新詞,佳人借口脂。
立功在桑梓,不朽此聲名。湖海詩盈尺,乾坤氣結晶。品高尊北斗,才美孕南菁。學識關天賦,生成骨格清。
南紀肇秋序,金飆動高旻。今夕乃何夕,宴笑成陽春。顧劉憲度肅,余梁鳧藻新。倫子材卓犖,俱稱華國珍。愧予澹蕩姿,海鷗竟難馴。
昔時荒草接城東,今日弦歌滿郭中。三十六年兵燹后,賴公重啟太平風。
又向西堤路往還,依然明鏡照華鬘。亂鶯忙燕匆匆過,卻有湖邊一鷺閑。碧天誰掛夜山圖,人到孤山便不孤。何必浮幢香海去,萬花明月寫西湖。
謾多贏日月,長負小乾坤。蒸雨纖蕉潤,挑燈細字昏。租荒南澗芷,興老北山猿。敢辱高庸疏,憑誰詠薄言。
何許書來識姓名,游心樓上白沙城。平生自信陳夫子,此日真逢尹彥明。病眼一燈三鼓坐,斯文四海幾人情。與君多少難言話,一夜千莖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