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六根 其三 無鼻嗅香
殑伽河神非鼻香
貧兒乍富也尋常
蓮河岸上曾遭叱
禍出私門變吉祥
殑伽河神非鼻香
貧兒乍富也尋常
蓮河岸上曾遭叱
禍出私門變吉祥
恒河的河神并非依靠鼻子來嗅聞香氣,貧窮的人突然暴富也屬平常之事。曾在蓮河岸上遭受過斥責,災禍從私門生出反而轉變為吉祥。
殑伽河:梵語譯音,即恒河,印度次大陸的圣河,佛教經典中常作為神圣河流的代表。
乍富:突然變得富有。
叱:大聲斥責、責備。
私門:指個人或小團體的門戶,此處可理解為非公開的、私下的途徑或行為。
此詩為《楞嚴六根》組詩其三,主題圍繞《楞嚴經》中‘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修證展開。‘無鼻嗅香’探討‘鼻根’的本質——嗅覺的感知并非依賴生理器官本身,而是心性的作用。創作背景或與佛教禪宗‘明心見性’的思想相關,詩人借日常現象闡釋‘六根互用’‘離相無執’的禪理,可能作于闡釋佛理、開示修行的場景中。
全詩以淺近語言揭示佛教‘六根非實’的哲理,通過河神無鼻嗅香的超驗現象、貧富禍福的無常變化,強調超越感官局限、放下執著的修行要義,體現了禪宗‘直指人心’的言說特色,在通俗中蘊含深刻的生命智慧。
若有人兮在山陰。葛藟累兮石崎嵚。陰陽摧兮歲暮,風蕭蕭兮猿狖吟。皋蘭萎兮不馥,誰余慕兮深林。
年少新豐客,翩翩亦自豪。圍棋群賭墅,葉子日分曹。果下高麗馬,腰間大食刀。可憐編卒伍,萬里駕風濤。
聽鵑心事苦,更樓頭狂飆,亂飛紅雨。慣自飄零,灑淚珠千斛,待留誰住。倚遍危闌,共銷黯、河山今古。拼卻相思,選夢炊香,劇憐前度。長是風波橫阻,幾誓水盟山,夕陽無語。一覺年華,笑楚蘭身世,肯傷遲暮。颯爽英姿,占此日、揚舲神宇。只恐歸期難定,庾郎老去。
天使魁鄉薦,上令卿改官。蚤峨烏府豸,終著侍臣冠。持節威行惠,專城猛濟寬。紹熙多舊學,胡不相宮端。仕宦接王楊,諸公嘆老蒼。門生多紫禁,子舍屢黃堂。自得垂車樂,誰傳卻老方。桃花千樹滿,空憶舊劉郎。徐邈今非介,申棖焉得剛。立朝無附麗,受謫更芬香。戲綵衣冠盛,圍棋日月長。典刑今已矣,無復巋靈光。持論真遺直,操心本至公。贏貲寧市寵,平寇不言功。光祿文階峻,嘉興色養豐。誰能死生際,猶得教之忠。晚出荷公知,登門未覺遲。通班依漢橐,試郡守蕭規。藻翰猶頻寄,宮墻不再窺。新阡何處是,西望不勝悲。
說是秋閨香淚紅。漬靈根幻化、奪天工。盈盈嬌挹露華濃。憑纖手,寫入畫屏中。展讀淚沾胸。悵詩仙畫史、杳難逢?;ㄈ缃庹Z恨應同?;羯?,人反色成空。
錦屏愁倚懶焚香,寂莫西宮春晝長。鳳輦不來庭草綠,隔溪啼鳥送斜陽。
冷笑德山,熱謾臨濟。頭重尾輕,碗鳴?沸。明侍者,透天機,八十翁翁巧畫眉。掀翻師子窟,倒跨瞎驢兒。
空山無絲竹,天籟何處尋。清響激巉石,奏此太古音。覓洞犯秋曉,幽哢惟山禽。捫蘿盡孤往,石竇深復深。泉乳噴巖腹,聲發不可喑。谷虛若相應,風戛時成吟。多事笑秋壑,爬剔勞苦心。達者會其理,請看無弦琴。
五雜俎,天上云。往復還,紅日曛。不得已,諫周君。五雜俎,綺繡裳。往復還,明月光。不得已,誅王郎。五雜俎,秋漢星。往復還,春夜螢。不得已,脩六經。
淮河西下繞城斜,馬上相逢問酒家。郢客何來歌白雪,千門春色盡楊花。
朋聚東南美,游窮日夜歡。云山多氣色,今古動波瀾。游鹿臺何在,棲烏樹幾殘。請看波上月,復已掛幽巒。金風吹碧野,玉露灑長干。響屐猶堪想,懸晴那忍看。清歌毋屢奏,高論可盤桓。不感興亡事,安知此會難。
算諳盡、十年風露。世海茫茫,別程何許。掛眼蒼云,去來如笑亂蟬訴。夕陽高柳,分一半、天涯樹。畫角又聲聲,驀起落、哀禽無數。凝佇,早心肝雜碎,夢破故家禾黍。青袍誤老,忍重覓、玉嬌華步。便月影、艷照歌尊,待它日、看誰豪舉。怕容易飄零,休唱渭城朝雨。
若有人兮在山麓。飄風發兮隕草木。陟椒邱兮不返,高余冠兮被初服。庸愚樂兮賢心悲,不我知兮誰告。
嘔啞柔櫓劃波輕,水驛江村路幾程。木落寒山秋色遠,云開斷塔夕陽明。寄書恐阻天邊雁,折柳愁聽笛里聲。此去勝游應記得,一樓煙雨暗重城。
都護屯兵處,傳聞驛幾重。沙邊鋤白草,雪里試青龍。魚海何時到,狼居自古封。誰云枯萬骨,王祭肯全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