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居士來自桐廬索詩贈二絕句 其二
木落空山霜露寒,卻驅羸馬傍長安。
君看仕路風波惡,孰與嚴陵七里灘。
木落空山霜露寒,卻驅羸馬傍長安。
君看仕路風波惡,孰與嚴陵七里灘。
樹葉凋零,空寂的山巒被霜露籠罩,透出寒意,你卻驅趕著瘦弱的馬靠近長安。你看那仕途的風波是多么險惡,哪里比得上嚴陵的七里灘(的悠然自在)。
木落:樹葉凋零。
羸(léi)馬:瘦弱的馬。
傍:靠近。
仕路:仕途,指做官的道路。
嚴陵七里灘:即七里瀨,在今浙江桐廬西,東漢隱士嚴光(字子陵)曾在此垂釣,后成為隱逸生活的象征。
袁居士來自嚴陵所在的桐廬,或有赴長安求仕之舉。詩人見其驅羸馬趨近都城,聯想到仕途風險,故以詩勸誡,借嚴陵七里灘的隱逸傳統,表達對遠離官場、回歸自然生活的推崇。
詩通過秋景與行旅的細節描寫,對比仕途險惡與隱逸之樂,勸誡友人袁居士遠離宦海風波,回歸故土的悠然生活。全詩主旨鮮明,用典自然,情感真誠。
燈市了,九街沈。涼風噴酒面,微雪釀春心。歸來難遣迢迢業,聊展香奩和淚吟。
慈母年高鶴發垂,鄉書無雁到家遲。初過寒食一百六,一日思親十二時。
鳥暮已歸宿,吾今行亦休。百年能幾許,萬事不勝愁。貧賤須行樂,功名可枕流。鱸魚秋興遠,風起白蘋洲。
閒居遇重九,對酒懷陶生。陶生不可見,愛此重九名。清霜肅時令,天宇增高明。依依遠山色,隱隱賓鴻聲。泛酒黃金花,人言可延齡。嗟予不解飲,酒到從之傾。嫣然木芙蓉,搖風倚東榮。雖無窈窕歌,自足娛吾情。鼓琴復何為,年來泯虧成。
一藜屈折入高秋,惆悵天門萬里頭。世路轉看無直處,黃州以后有儋州。
賦感鄰人篴,詩留夫子墻。延年如有作,應不用山王。
褪粉殘妝對鏡慵,楚蹤秦跡恨匆匆。芳心不被春風折,誰揉香肌滿籍紅。
終朝噇飯費工夫,不識燈籠是缽盂。多少三家村里漢,忙忙樹上捉鲇魚。
憂患功名晚,塵勞歲月侵。愁來無與語,老去獨傷心。不復周公夢,寧須季子金。題詩憑遣興,情極恐言深。
斷簡棲塵,閑吟送日。倦拋心力。露洗秋容,沈沈暮山碧。長空片羽,勞寄訊、江關詞客。幽寂。禪坐掩扃,爇奇香安息。荒郊短陌。連袂渝州,松風蕩茵藉。何由悵望異國。亙南北。解說古今如夢,不幾此生經歷。但鏡中衰鬢,看與蘆花同色。樹撼驚飆,煙凝澹日。病知秋力。倦整蕓簽,昏眸亂朱碧。孤衾漫展,猶未慣、頻年為客。凄寂。寒雨灑窗,覺離人聲息。青樓綺陌。誰驗歡痕,箏弦暗塵藉。遼空雁陣去國。幾時北。省識遠邊疏堠,卻似古愁重歷。怕淚吞深夜,紅燭滴殘無色。
昔藉梨花作寒食,孟光舉案與眉齊。越裳翡翠無消息,夜合花開日又西。
濕煙吹起岸東西,漁子藏舟竹四圍。脫下蓑衣揚去雪,不教人道釣魚歸。
故國春歸未有涯,小欄高檻別人家。五更惆悵回孤枕,猶自殘燈照落花。關外風昏欲雨天,薺花耕倒枕河壖。村南寂寞時回望,一只鴛鴦下渡船。
髑髏里眼見猶在,枯木中龍聲更狂。打破虛空光境盡,個中別有好商量。
欲洗年年墮謫心,仙人空返白云岑。飛花欲落頻回首,老去風情尚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