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前一日宿靈巖
馬上衰頹只自嗟
驚心那復見黃花
花如相問終羞澀
底甚重陽不在家
馬上衰頹只自嗟
驚心那復見黃花
花如相問終羞澀
底甚重陽不在家
騎在馬上,衰頹之態只能自我嘆息;驚心的是,哪里還能再見到菊花。若菊花相問(為何此時才來),終究會感到羞澀;為何重陽節不在家中?
重九:農歷九月初九,即重陽節。
衰頹:衰老頹唐的狀態。
黃花:指菊花,重陽節常見的花卉。
底甚:方言,意為“為何”“什么原因”。
自嗟:自我嘆息。
此詩當作于詩人重陽節前旅途之中。臨近重陽卻仍漂泊在外,面對秋日衰景與象征團圓的菊花,觸景生情,寫下對自身衰頹、未能歸家的感慨。
詩以旅途衰頹、見菊驚心的日常場景為引,直述重陽未歸的愧疚與漂泊之嘆,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對團圓的渴望與對人生況味的細膩體悟。
老僧元不服朱砂,境靜心灰壽自遐。廬阜招提三百所,只馀折桂與楞伽。
霰雪霏霏點玉英,玉堂鈴索峭寒生。也應天上多珂葉,無賴人間有化城。兔苑因而賢者樂,羊羔加以圣之清。吾曹安預籌邊事,且及新年賀太平。
群寇仍猖獗,城邊即棄捐。休兵雖上策,講信竟虛傳。人事今如此,天心恐未然。忍令唇齒地,重此染腥膻。
望盡三秋月,空添萬里愁。風云多變態,羽翼尚淹留。未上賈生涕,難消杞國憂。可堪三五夕,俱倚仲宣樓。
四出青峰下,褰裳未敢前。純陽成玉液,真火在寒泉。不斷炎霞郁,時流落蕊鮮。晚風吹不冷,堪拂石床眠。
論交海內盡名流,豈謂風塵尚黑裘。公子何人虛左席,將軍猶自借前籌。三年下瀨功羞說,此日浮湘鬢颯秋。酌酒對君還慷慨,澠池勛業異時收。
長與紅塵斷往來,茅堂移在白云堆。發同木葉逢秋改,心似爐煙向晚灰。老樹偏宜孤鶴立,幽花止為一人開。溪翁本是忘機者,珍重群鷗莫見猜。
西子溪頭春到也,大家追趁芳菲。盤雕剪錦換障泥。花添金鑿落,風展玉東西。先探誰家梅最早,雪兒桂子同攜。別翻舞袖按新詞。從今排日醉,醉過牡丹時。
聞道麒麟斗海東,親令白日蝕當中。牛腸鱗甲知何物,干犯天光半夜紅。
宋朝園寢云為殿,越國浮屠樹作幢。斜日西陵煙火亂,暮山無數滿船窗。
十里春風五里橋,到山猶覺路岧峣。叢叢花草蕭蕭竹,幾處柴門閉寂寥。
懷李樓前春水深,郡公多暇重登臨。長江對我一杯酒,白日在天千古心。筆無留翰漢老吏,詩有馀才唐正音。年來初度未須祝,手植甘棠新作陰。
陰洞懸乳泉,石沁古苔峭。紺粉落秋紅,芙蓉澹斜照。孤吟白日晚,疊嶂玄猿叫。高懷誰與儔,天風遞長嘯。
沈沈此夜,對湖天坐久,悲歌誰發。不飲相看都似醉,何況乍聞凄咽。霧鎖三年,塵生幾處,不見明明月。也應愁照,戰旗百幅如血。昨夜達旦何人,持將玉斧,道是修微缺。陰翳仍留風未掃,碧海那能澄澈。且莫遲留,歸途只怕,宵禁嚴城徹。更誰能問,千秋何夕今夕。
紅芳曉露濃,綠樹秋風冷。共喜巧回春,不妨閑弄影。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適意欲忘言,塵編詎能考。喬木生夏涼,芳蕤散秋馥。未覺歲將寒,扶疏方繞屋。青蕊冒珍叢,幽姿含曉露。政爾破荒寒,詎免傷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