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龍君御見憶之作君御詩云我家德山不得住故末句云云用博一笑次萹聊為解嘲亦可作一段公案也
云嵐已是屬閒身,高下青崖日幾巡。看盡德山好煙水,只緣不是武陵人。
眼前巒壑任高低,身里尋身卻是迷。正在武陵溪上住,不須更覓武陵溪。
云嵐已是屬閒身,高下青崖日幾巡。看盡德山好煙水,只緣不是武陵人。
眼前巒壑任高低,身里尋身卻是迷。正在武陵溪上住,不須更覓武陵溪。
云嵐已經屬于我這閑適之身,在高低起伏的青崖間每日幾次游賞。看盡德山的美好煙水,只因為我并非那能入桃花源的武陵人。眼前山巒溝壑任其高低,在自身之內尋自身反而迷茫。正住在武陵溪上時,無需再去尋覓武陵溪。
閒身:閑適無拘束的身軀。
巡:往來、游賞。
德山:具體所指待考,或為詩人與龍君御交游之地的山名。
武陵人:化用《桃花源記》典故,指能進入避世仙境之人。
身里尋身:指執著于從自身內在刻意追尋某種境界,反而陷入迷障。
武陵溪:代指《桃花源記》中通往理想居所的溪水,喻指心中所求的理想境地。
此詩為酬答龍君御之作。龍君御此前有詩提及‘我家德山不得住’,作者以此詩回應,借‘武陵人’典故解友人之懷,兼以自嘲與思辨,形成一段可討論的交游趣談。
全詩圍繞‘德山’與‘武陵溪’展開,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與典故的運用,破除對外在理想的執著,強調安住當下的生活智慧,語言平淡而哲理鮮明,是文人交游中以詩解意的典型之作。
西湖西子兩相儔,湖面偏宜點翠洲。一段芳華描不就,月灣宛轉似眉頭。
無涯飄客逐萍梗,有限清樽對箸端。左酒右螯今共把,黃花丹橘自疏看。經年扶醉歸人海,幾日持筇到莫干?除卻桂叢無說處,江湖百味只深寒。
杯酒臨岐笑語間,冥鴻飛舉狎鷗還。九重天上春如海,十二磯頭水拍灣。庾嶺梅花憑使寄,廣寒丹桂許誰扳。王陽不負彈冠者,尚擬同趨玉筍班。
征車少憩林間寺,試問南枝開未開。日暮天寒無酒飲,不須空喚莫愁來。
霜肥螺有柱,月滿蟹多黃。一棹將童子,遙遙至海塘。
劍客學神仙,十年不敢試。除卻小有天,能無不平事。
連環易缺。難解同心結。癡騃佳人才子,情緣重、怕離別。意切。人路絕。共沈煙水闊。蕩漾香魂何處,長橋月。斷橋月。
邊秋胡馬肥。云中驚寇入。勇氣特無侶。輕兵救邊急。沙平不見虜。嶂崄還相及。出塞豈成歌。經川未遑汲。烏孫涂更阻。康居路猶澀。月暈抱龍城。星流照馬邑。長安路遠書不還。寧知征人獨佇立。
四畔喧呼寢不寧,蕭蕭風雨夜三更。體寒衣溫皆同趣,氣嘆聲嗟共一情。
棲霞展瑤席,飛蓋淩矞云。虹澗溯清瀨,鶴臺飄紫氛。風和鳥語合,日麗江煙分。自笑匪逋客,山庭休勒文。
故人趨薄宦,萬里去云中。極塞風霜苦,單車道路窮。烽煙防突騎,鄉信候飛鴻。此別成蓬梗,何年語笑同。
數家茅屋小江頭,一夜西風旅雁秋。曲水亂山紅樹晚,閑看新月上簾鉤。
日邊有詔起徵君,遙望長安隔萬云。一炷清香天在上,徵君只欲斷知聞。
花月可憐春,房櫳映玉人。思繁纖指亂,愁劇翠蛾顰。授色歌頻變,留賓態轉新。曲終仍自敘,家世本西秦。
一水天末明,馀霞亂相射。錯落披金膏,噴流萬瑟瑟。長嘯招天風,為我馭海席。吳越指掌間,黃花正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