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三首 其一
謾說投詩贈汨羅,
身今且爾奈渠何。
嘗聞求福木居士,
試向艾人成祝呵。
謾說投詩贈汨羅,
身今且爾奈渠何。
嘗聞求福木居士,
試向艾人成祝呵。
空說投詩贈給汨羅江的屈原,如今自身尚且如此,又能對他怎樣呢?曾聽說向木居士求福,不妨試著向艾人祈禱吧。
謾說:空說,徒然說。
汨羅:汨羅江,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投此江自盡。
且爾:如此,這般。
渠:他,指屈原。
木居士:唐代傳說中的木雕神,韓愈《題木居士》詩序載其為楚地神物。
艾人:端午節用艾草扎成的人形,民間認為可驅邪避災。
此詩為文天祥于南宋末年所作。時值端午,詩人見民間多以投詩、祭神等形式紀念屈原,卻未必真正理解其忠君愛國之精神,故借習俗描寫抒發感慨。
詩以端午習俗為切入點,通過投詩汨羅、求福木居士、祝呵艾人等細節,諷刺時人徒具形式的紀念,暗含對屈原精神未被傳承的嘆惋,語言平實而思想深刻。
積雪凝冬瑞,群情兆歲登。洞門淪徑隧,宮瓦失觚棱。煙火江村獵,寒澌野水罾。殊方兼久病,高臥竟何能。
梅雨呈新霽,祥云繞帝基。節臨端午日,世際太平時。閶闔開金殿,鸞輿出玉墀。龍顏親閱武,虎士競奔馳。月杖挑花露,星毬映綵旗。彎弓驅霧鬣,飛鏃剪楊枝。得巧摐金捷,爭剽伐鼓遲。人誇周道盛,班列漢宮儀。補報慚無術,觀瞻頌有詩。文脩兼武備,四海樂雍熙。
薰風初試舊輕紗,越嶺穿崖一徑斜。霧里樓臺成海市,云中雞犬類仙家。欲嘗風味頻供筍,未解春酲只喚茶。諫議真人都不見,獨留荒冢對繁花。
佛剎靈芝呈上瑞,黌宮舉子破天荒。西方也服中原化,相送英賢佐圣皇。
浙水東流無盡蒼。人間暫別易參商。闌珊春去羈魂怨,揮手征車宋夕陽。夢已散,手空揚。尚言離別是尋常。誰知詠罷河梁句,刻骨相思始自傷。
平原東望幾停云,古鶴離巢雁出群。未得報書空有夢,曲江池上憶逢君。
曰狂我豈敢,聊爾混樵牧。閉門春色深,相看柳條綠。
一襟披拂古賢風,不見桃花爛漫紅。新葺草堂魂未妥,槎牙老樹欲摩空。
黃昏欲去更憑欄,珍重銀蟾照膽寒。可是歌眉能系別,人間無此好溪山。
朝市塵埃若我何,幽棲好處是松蘿。前溪若與天河接,夜夜水中星斗多。
泥爐松火帶煙青,湯沸輕潮響瓦瓶。坐睡醒來窗上月,夢魂疑在浙江亭。
楊柳搖青寒食新,十年天地一傷春。那知郢里歸魂句,元是南州絮酒人。
水郭浮鮫室,云帆度客星。江空連海白,山遠入淮青。訪古聊須到,乘流未可停。遙疑天柱曉,風霧颯精靈。
圓荷塞上亦青青,想像銀囊墨客醒。攜手去經遁園路,而今悵望碧池亭。
自古江南地,民安樂最深。稻畦云漠漠,松畹霧森森。鵝鴨喧池水,雞豚憩竹林。小舟維古岸,銷我利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