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舜舉江潮圖
錢塘江上怒潮來,
萬里天風動地雷。
白馬素車應浪說,
吳王宮闕已成灰。
錢塘江上怒潮來,
萬里天風動地雷。
白馬素車應浪說,
吳王宮闕已成灰。
錢塘江上,洶涌的潮水奔騰而來;萬里長空的天風,震得大地如驚雷轟鳴。白馬素車的傳說不過是民間的浪蕩說法,當年吳王的宮殿早已化為灰燼。
錢塘:指錢塘江,流經今浙江省,以壯觀的潮汐現象聞名。
怒潮:洶涌澎湃的潮水。
動地雷:形容潮聲巨大,震動大地如雷聲。
白馬素車:傳說春秋時伍子胥被吳王殺害,浮尸江中,化為潮神,常乘白馬素車隨潮往來(見《吳越春秋》)。
浪說:無根據的傳說、虛談。
吳王宮闕:指春秋時吳王夫差的宮殿,故址在今蘇州一帶。
錢選(號舜舉)為宋末元初畫家、詩人,此詩或為題畫之作。錢塘江潮為歷代文人詠嘆對象,詩中借觀畫所見的江潮勝景,結合伍子胥傳說與吳王宮闕的歷史遺跡,反映其對自然永恒與歷史變遷的思考。
此詩通過描繪錢塘江潮的壯觀景象,引用潮神傳說,對比歷史遺跡的消亡,展現自然偉力與人事代謝的主題,語言簡潔雄渾,意境深遠,是題畫詩中融合景、史、情的佳作。
龍舒太守人中杰,風韻堂中心似月。
眾口聲光夸漢將,筑頭勛業佐淮王。
日下飛聲徹不毛,
酒醒時得廣離騷。
先生鬢為吟詩白,
強酬小謝重陽句,
沙恨無金盡日淘。
暫隨蒲帛謁金鑾,
蕭灑風儀傲漢官。
天馬難將朱索絆,
神鼎已干龍虎伏,
一條真氣出云端。
紫殿西頭月欲斜,
曾草臨淮上相麻。
潤筆已曾經奏謝,
更飛章句問張華。
一戰平疇五字勞,晝歸鄉去錦為袍。
大鵬出海翎猶濕,由來稽古符公道,平地丹梯甲乙高。
出山三見月如眉,蝶夢終宵繞戟枝。
旅客思歸鴻去日,按部況聞秋稼熟,馬前迎拜羨并兒。
細草含愁碧,芊綿南浦濱。
萋萋如恨別,苒苒共傷春。
疏雨煙華潤,斜陽細彩勻。
花粘繁斗錦,人藉軟勝茵。
淺映宮池水,輕遮輦路塵。
杜回如可結,誓作報恩身。
名參十二屬,花入羽毛深。
守信催朝日,能鳴送曉陰。
峨冠裝瑞璧,利爪削黃金。
徒有稻粱感,何由報德音。
近來吾道少,慟哭博陵君。
直節巖前竹,孤魂嶺上云。
縉紳傳確論,丞相取遺文。
廢卻中興策,何由免用軍。
紅筵絲竹合,用爾作歡娛。
直指寧偏黨,無私絕覬覦。
當歌誰擐袖,應節漸輕軀。
恰與真相似,氈裘滿頷須。
采盡汀蘋恨別離,鴛鴦???總雙飛。
月明南浦夢初斷,
年來泣淚知多少,重疊成痕在繡衣。
昔游紅杏苑,今隱刺桐村。
歲計懸僧債,科名負國恩。
不書胝漸穩,頻鑷鬢無根。
惟有經邦事,年年志尚存。
金門誰奉詔,碧岸獨垂鉤。
舊友只樵叟,新交惟野鷗。
嘉名懸日月,深谷化陵丘。
便可招巢父,長川好飲牛。
飛書一幅錦文回,恨寫深情寄雁來。機上月殘香閣掩,歸日幾人行問卜,徽音想望倚高臺。
輕帆數點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遙。晴日海霞紅靄靄,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行止竟何從,深溪與古峰。
青荷巢瑞質,綠水返靈蹤。
鉆骨神明應,酬恩感激重。
仙翁求一卦,何日脫龍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