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 城東許氏水軒臨流梨花一株,妍凈可念,主人命酒邀賞,已半落矣,感而賦之
縹蒂無多,過清明、幾度東闌愁憑。飄搖素羽,漲曉乍迷天鏡。垂楊倦眼,似相見、雪融酥凝。拌早趁、深盞沽春,護惜夢云輕冷。
聲聲鵓鴣催暝。憶初籠香雨,煙綃娟靚。清蟾墜小,瘦減玉兒妝影。憑誰看取,好留向、繡床低映。還帶葉、偷綴瓊絲,晚風未肯。
縹蒂無多,過清明、幾度東闌愁憑。飄搖素羽,漲曉乍迷天鏡。垂楊倦眼,似相見、雪融酥凝。拌早趁、深盞沽春,護惜夢云輕冷。
聲聲鵓鴣催暝。憶初籠香雨,煙綃娟靚。清蟾墜小,瘦減玉兒妝影。憑誰看取,好留向、繡床低映。還帶葉、偷綴瓊絲,晚風未肯。
青綠色的花蒂已剩不多,過了清明時節(jié),多次在東邊欄桿前愁緒滿懷。白色的花瓣隨風飄飛,晨霧彌漫,仿佛迷亂了如鏡的水面。低垂的楊柳似困倦的眼,與梨花相遇,如同融雪般潔白、凝脂般柔滑。只愿趁早斟滿酒杯,珍惜這暮春時光,守護這輕冷如夢幻的花影。鷓鴣聲聲催促著暮色降臨,回憶起梨花初開時,在香雨中籠罩,如煙霧般的素綃般娟秀明麗。明月西沉,梨花漸瘦,仿佛美人褪去了妝容。誰能來欣賞這美景?最好將它留在繡床前映照。帶葉的梨花偷偷綴著白色花蕊,晚風卻遲遲不肯停息。
縹蒂:青綠色的花蒂,指梨花未謝時的花托。
天鏡:比喻水面如鏡,此處指水軒前的溪流。
酥凝:如凝脂般柔滑,形容梨花花瓣的細膩質感。
沽春:指飲酒賞春,“沽”原指買酒,此處引申為享受春光。
清蟾: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清蟾”代指月亮。
瓊絲:形容梨花白色的花蕊或殘瓣,如美玉般瑩潤。
此詞創(chuàng)作于暮春時節(jié),詞人應許氏之邀,在城東水軒賞臨流梨花,然花已半落。面對美好事物即將消逝的場景,詞人觸景生情,感而賦之,暗含對時光流轉的敏感與感慨。
全詞以梨花為核心,通過“半落”之景串聯(lián)當前與回憶,既描繪了梨花的妍凈之美,又暗含凋零之傷。語言工致,情感含蓄,是一首借物抒情、以小見大的婉約詞佳作。
晉書好傳偏安石,唐世諸人且樂天。
功成乞身去,于此老吾生。
乍欣元老功歸日,已慶丹樓俘獻年。握手開言歡復感,攄誠抱見禮尤虔。
岧峣山寺枕江流,屋角懸鈴語未休。山鬼晝驅虎豹出,江斐夜挾黿鼉游。廣陵樹見不可渡,瓜步潮生空自愁。北望長安如日遠,煙波何處著扁舟。
別了東坡更樂天,重來薦菊又明年。欲行且止真難去,再泛西湖半日船。
漢家初筑受降城,塞外烽煙入望平。胡虜已歸屯戍減,隴頭秋月向人明。
鹿群多此住,因構白云楣。待侶傍花久,引麛穿竹遲。經時掊玉澗,盡日嗅金芝。為在石窗下,成仙自不知。
五祖老人好語,只為探頭太過。香山有個方便,也要諸人共知。透得金剛圈,細嚼鐵馂餡。一飽忘百饑,始信不相賺。
君家只隔小橋西,幾度占星望少微。已向龍墀攄大對,不應鸞翼尚低飛。杖藜喜逐先生后,斂板誰知故我非。欲學丘江吟短句,錦文試覓景陽機。
杖錫亦何輕,飄然出塞行。宿林偎餓虎,乞食進荒城。四大空難悟,雙丸迅可驚。當機時有問,邀客聽啼鶯。卜居東郭外,繞郭盡青山。碧蘚暗生榻,白云時叩關。花迎詩叟發(fā),鶴傍定僧閒。掃盡軒車跡,煙霞任往還。
斜月籠花,恨殺鄰雞無賴。人倦起、強持裙帶。褰幃絮語,道殘燈猶在。留不住、便緩些見何害。云亸垂鬟,山低接黛。彈粉淚、傳觴心懈。紫騮嘶緊,在綠楊煙外。全不管、此際殢人嬌態(tài)。
故人久不見,相訪過前村。流水溪邊路,藏云樹下門。桑麻新雨潤,雞黍古風存。擬卜誅茅地,從君共避喧。
風光淡蕩滿庭芳,素壁斜暉幾角棠。濯粉池邊眩晚景,沈香亭北耀輕裝。魚浮淺水萍添綠,蜂戲紅薇蝶戀黃。春去秋來堪勝賞,逡巡何事感倉皇。秋來何處采芬芳,艷絕東園半角棠。幾度斜陽留麗影,一番風雨換倩裝。檐前乳燕迎青翠,枝上鳴鳩舞淡黃。倘得龍砂謀一面,追隨群賢也堂皇。
并無一事慰相知,占住桃源亦頗宜。詩債屢稽明月夜,酒緣偏誤好花時。頻收靜致留春雨,忽發(fā)新思寄柳枝。卻訝漁人焉得到,遂令雞犬也生疑。
黃昏怎會人言語,生憎畫梁雙燕。綠剪春痕,香棲瘦影,似說今年寒淺。商量幾遍。記簾幕愔愔,那家庭院。舊日粱空,玳泥零落有誰管。重門又成閑阻,一襟分細雨,低訴芳鈿。翠袖題箋,瑤釵寄淚,佇想桃花人面。年光未賤。但咒盡東風,落紅難見。對語喃喃,絮愁和夢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