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風雨近重陽 其三
閒身端不負羲皇,老喜丹楓共醉鄉。
遲客琴尊虛社日,滿城風雨近重陽。
巢空海燕輕歸國,樹點寒鴉濕坐墻。
天問讀殘時一笑,波生荒徑亦滄桑。
閒身端不負羲皇,老喜丹楓共醉鄉。
遲客琴尊虛社日,滿城風雨近重陽。
巢空海燕輕歸國,樹點寒鴉濕坐墻。
天問讀殘時一笑,波生荒徑亦滄桑。
我悠閑的生活真不辜負這美好時光,年老了喜歡與丹楓一同沉醉在這美景中。社日時擺好琴和酒等待客人,卻不見人來。滿城風雨,重陽節就要到了。海燕的巢空了,它們輕快地飛回南方;寒鴉點點棲息在濕冷的墻上。讀完《天問》時偶爾一笑,荒徑泛起水波,世間也已歷經滄桑。
閒身:悠閑的身軀,指無官一身輕。端:真,確實。羲皇:指伏羲氏,古人想象伏羲時代的人生活閑適自在,后用“羲皇上人”形容生活閑適的人。
醉鄉:指沉醉于其中的美好境界,這里指沉醉在丹楓美景里。
遲客:等待客人。琴尊:琴和酒,泛指宴樂。虛:空,指客人未到,社日宴樂未實現。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海燕:一種海鳥,冬季飛往南方。
天問:戰國時期屈原所作的一首長詩,對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進行發問。
滄桑:“滄海桑田”的縮寫,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是在秋季重陽節前夕。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在等待友人相聚的過程中,看到自然景色的變化,聯想到世事變遷,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的閑適生活和對世事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自然景象抒發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自然的觀察。
積陰斂荒霾,崖崿詭秘闡。潑光潤綠漾,錯彩嵐翠閃。蘚槎驚鶻巢,露撲裹蟲繭。布棋出田廬,灑墨凝鴉點。每恨前山逼,遐眺不得展。意才豁危陟,日車已攲轉。畏與俗人逢,歸途取迂遠。
治安學術蚤蜚聲,經濟襟懷老更成。千載風云應嘉會,兩朝編簡著清名。去留泰岳云舒卷,用舍周家鼎重輕。民物熙熙歸化育,舊蹊桃李亦增榮。
一陣東風一陣寒,芭蕉長過石闌干。只銷幾個瞢騰醉,看得春光到牡丹。
危崖中裂膽肝摧,脫鎖狂蛟去不回。虹影長橫千尺劍,濤聲怒挾九天雷。難憑精衛填冤海,欲共胡僧話劫灰。一曲悲歌今古續,飛湍濺處夕陽頹。
青浦春風三日游,輕裘駿馬寶山頭。小喬卻是今男子,野草閒花不轉眸。
車騎紛多士,岐亭送舊游??蛻汛簶溴?,歸思暮云稠。弦管歡無極,陽關醉忍謳。柳陰張祖席,花底控驊騮。山斷云橫雨,江空天浸流。舟還楊子棹,人倚仲宣樓。望里蒼龍闕,吟邊白鷺洲。松楸違拜掃,蘋藻薦時羞。豪曠追風月,棲遲憩野疇。征途看漸遠,羈思轉清幽。尊酒憐孤對,詩詞孰共酬。迢遙京國道,宏麗帝王州。去去情寧舍,惓惓計莫留。平安從此后,鴻雁寄來不。
覆楚讎韓勢有馀,男兒遭遇更難如。偶成漢室千年業,只讀圯橋一卷書。翻把壯心輕尺組,卻煩商皓正皇儲。若能終始匡天子,何必□□□□□。
副岳臨玄圃,高梧隱絳房。幾拳凝翠靄,一勺聚滄浪。恰遇清和日,欣逢正覺場。靈椿推總憲,丹桂羨諸郎。譜牒招曹偶,姻聯萃繡裳。陽丘三璧玉,桓邑兩琳瑯。邂逅及參佐,豐標俱激昂。嗟余慚朽質,亦幸齒班行。野曠容疏放,時暄蔭晚涼。雄風多岸幘,霽月在雕梁。歌囀雪兒艷,屏開云母光。呼盧情愈浹,下榻興彌長。高論窺今古,清言灑肺腸。凌晨瞻法座,孤峭禮空王。兔柴峰巒秀,仙蹤石印彰。青精煮作飯,松蕊啖生香。金谷堪同詠,蘭亭可媲芳。驅車薄暮去,寤寐忍相忘。
湖山縈宿襟,危眺偶一豁。葉脫峭峰見,煙霽平野闊。下馬遵石堤,廢碣蘚可掇。昔人來歌地,歷歷增慘怛。事去朝露空,安辨窮與達。吾儕際清朝,復此謝轇轕。嵐光舞宮寵,風物療文渴。坐對古今變,萬類等毫末。猶思勤鐘鼎,一繼伊與葛。
春風花草繡林皋,索莫誰憐止酒陶。晚學文章真末技,早知州縣亦徒勞。年光可嘆石中火,人事休磨笑里刀。分外更須貪富貴,如求兔角與龜毛。
霜藤搗出杵聲乾,軟白同綿一樣看。春借梅花香入夢,雪深茅屋不知寒。
一志投玄絕利名。二無塵事氣神清。三光攢聚永安寧。四序不分真造化,五般霞彩結成形。六銖衣掛鶴來迎。
西山雪后色逾妍,拄笏相看每自憐。豈有異才參廟略,謾陪時俊列賓筵。玉笙錦瑟留人醉,翠葉銀花壓帽偏。卻笑當年潘騎省,為誰雙鬢早皤然。此日東湖接勝游,風流欲與古人儔。城南官酒春初熟,湖上漁罾晚未收。才愧機云遙入洛,功高絳灌重安劉。謀參帷幄輸公輩,巢父歸歟盍掉頭。
老去杯慳易勸酬,年年揮淚望神州。鳳凰城闕金湯在,龍虎亭臺翠輦游。牛斗寒光通紫極,蓬萊弱水隔玄洲。烏紗不受西風急,高閣憑江倚素秋。
習習風初度,萋萋綠正勻。誰將方寸地,散作十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