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逢老僧
擬把蒼煙付老閒,廿年形影不離山。窗前一樹盤空老,曾是天臺拾子還。
一抹青煙沉遠巒,禪心汰得似冰寒。閒山閒水都休卻,付與瞻風衲子看。
念珠策得定功成,絕壑松濤夜夜行。說與時賢都不省,依稀記得老陽明。
一室長關谷底泉,兒孫閱過幾霜顛。松根夜壁時來往,不省人間有睡眠。
愛把蒼竿攪月湍,山風吹頂不曾寒。竹林寺里尋常去,乞得西僧梵本看。
課得西崖杉柏成,山中知面不知名。少時曾學收云法,擬把一囊送我行。
坐破松巖不記年,衲衣長是裹溪煙。天池寺里猶嫌近,更住天池絕巘邊。
擬把蒼煙付老閒,廿年形影不離山。窗前一樹盤空老,曾是天臺拾子還。
一抹青煙沉遠巒,禪心汰得似冰寒。閒山閒水都休卻,付與瞻風衲子看。
念珠策得定功成,絕壑松濤夜夜行。說與時賢都不省,依稀記得老陽明。
一室長關谷底泉,兒孫閱過幾霜顛。松根夜壁時來往,不省人間有睡眠。
愛把蒼竿攪月湍,山風吹頂不曾寒。竹林寺里尋常去,乞得西僧梵本看。
課得西崖杉柏成,山中知面不知名。少時曾學收云法,擬把一囊送我行。
坐破松巖不記年,衲衣長是裹溪煙。天池寺里猶嫌近,更住天池絕巘邊。
打算把這蒼茫煙靄交付給老年的閑適,二十年來身影從未離開過這山間。窗前那棵枝干盤旋的老樹,是當年從天臺撿回種子種下的。一抹青煙沉入遠處山巒,禪心已修煉得如冰般清寒。這閑山閑水都不再留戀,交付給那迎風的僧人去看。撥動念珠修得禪定之功,夜夜聽著絕壑的松濤聲。說給當世賢達卻都不理解,只依稀記得老陽明。一間屋子長久關閉在谷底泉邊,看著幾代人歷經霜雪。在松根和夜壁間來往,不知人間還有睡眠之事。喜愛用青竹竿攪動月下的急流,山風吹著頭頂也不覺得寒冷。常去竹林寺,求得西僧的梵文經典來讀。在西崖培育杉柏成材,在山中只知面容卻不知姓名。年輕時曾學過收云之法,打算用一個袋子裝云送我。坐在松巖上已記不清年月,僧衣常裹著溪邊的煙霧。住在天池寺還嫌不夠偏遠,更要住在天池的絕頂上。
擬:打算。
廿年:二十年。
盤空老:枝干盤旋蒼老。
天臺:天臺山。
汰:洗滌,這里指修煉。
瞻風衲子:迎著風的僧人。
策:撥動。
定功:禪定之功。
省:理解。
陽明:可能指王陽明。
霜顛:白發,指歲月流逝。
月湍:月下的急流。
課:培育。
絕巘:絕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相對寧靜、清幽的山林環境中。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著喧囂與紛擾,而詩人在山中遇到這位老僧,被其超脫塵世、專注禪修的生活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山中老僧為主題,展現了老僧的修行生活和精神境界。主旨在于表達對超脫塵世、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生動地刻畫了老僧的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對于研究古代僧人生活和禪文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已笑良時晚,仍悲別酒催。暖芳隨日薄,殘片逐風回。 黛斂愁歌扇,妝殘泣鏡臺。繁陰莫矜衒,終是共塵埃。
坳徑石齒牙,梅枝礙竹斜。 舊封妃子墓,殘覺王家里。 亭砌旋風葉,巖流出洞花。 飽參塵世味,得似野僧茶。
曾經滄海,又來沙漠,四千里外關河。骨相空談,腸輪自轉,回頭十八年過。春夢醒來么?對春帆細雨,獨自吟哦。惟有瓶花數枝,相伴不須多。 寒江才脫漁蓑。剩風塵面貌,自看如何?鑒不因人,形還問影,豈緣醉后顏酡?拔劍欲高歌。有幾根俠骨,禁得揉搓?忽說此人是我,睜眼細瞧科。
柳花夙有何冤業?萍末相遭乃爾奇。 直到化泥方是聚,祗今墮水尚成離。 焉能忍此而終古,亦與之為無町畦。 我佛天親魔眷屬,一時撒手劫僧祗。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寵至乃不驚,罪及非無由。奔迸歷畏途,緬邈赴偏陬。 牧此凋弊甿,屬當賦斂秋。夙興諒無補,旬暇焉敢休。 前日懷友生,獨登城上樓。迢迢西北望,遠思不可收。 今日車騎來,曠然銷人憂。晨迎東齋飯,晚度南溪游。 以我碧流水,泊君青翰舟。莫將遷客程,不為勝境留。 飛札謝三守,斯篇希見酬。
獨坐貢闈里,愁心芳草生。山公昨夜事,應見此時情。
披發佯狂走。莽中原,暮鴉啼徹,幾株衰柳。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消瘦。行矣臨流重太息,說相思刻骨雙紅豆。愁黯黯,濃于酒。 漾情不斷淞波溜。恨年年,絮飄萍泊,遮難回首。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西風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國,忍辜負?
靚妝仙子謝纖濃。獨立水云紅。綽約畫闌東。似姑射、冰肌雪容。翠盤承月,玉杯擎露,粲粲蕊珠宮。真賞有鄰翁。畫添入、霓裳曲中。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亡言。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水文湘簟織霜筠。座客句清新。何物是紅塵。更著個、漁舟寫真。趙公琴鶴,謝家絲竹,漉酒又陶巾。不獨太平民。好鳳閣、鸞坡舊人。
文字聯交誼,相逢有宿緣。 社盟稱后學,科第亦同年。 撫碣傷禾黍,怡情醉管弦。 西湖風月好,不慕赤松仙。
皎皎昆侖山頂月,有人長嘯,看囊底寶刀如雪,恩仇多少。只手裂開鼷鼠膽,寸金鑄出民權腦。算此生,不負是男兒,頭顱好。 荊軻墓,咸陽道; 聶政死,尸骸暴。盡大江東去,余情還繞。魂魄化作精衛鳥,血花濺作紅心草。看從今,一擔好河山,英雄造!
春寒料峭乍晴時,睡起紗窗日影移。 何處風箏吹斷線?吹來落在杏花枝。
荒墳鄰近鄂王宮,異代孤臣伏臘同。 北狩忽聞哀痛詔,中興多仗保釐功。 百年天地回元氣,五夜松杉度烈風。 圣主只今恢廟略,玉門聞巳罷和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