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守邀游郊園泛舟玄湖四首 其一
郊居屏氣雜,賦已過休文。
朱黻辭青瑣,瑯函寄白云。
仙多梅福隱,吏豈漆園聞。
知我扁舟興,江鷗暫可群。
郊居屏氣雜,賦已過休文。
朱黻辭青瑣,瑯函寄白云。
仙多梅福隱,吏豈漆園聞。
知我扁舟興,江鷗暫可群。
居住在郊外能屏除雜亂之氣,所作辭賦已超過沈休文。身著朝服者辭去了朝廷官職,將珍貴書籍寄情于白云之間。這里有很多像梅福一樣隱居的仙人,為官之人哪能聽聞像莊子那樣的道理。知道我有乘扁舟出游的興致,暫且能與江鷗為伴了。
屏氣雜:屏除雜亂之氣。
休文:指南朝梁文學家沈約,字休文,以詩賦著稱。
朱黻(fú):古代禮服上的花紋,借指高官。青瑣:漢代宮門名,后泛指宮廷。
瑯函:珍貴的書籍。
梅福:西漢末年人,棄官隱居。
漆園:指莊子,莊子曾為漆園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可能是在當時社會官場紛爭、世態復雜的背景下,詩人受到劉太守邀請,游覽郊園泛舟玄湖,從而有感而發。此時詩人或許對官場生活有所厭倦,向往郊外的寧靜與自由。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道家思想和隱居生活的追求。
我來秋色逼霞曛,更作憑闌遠望人。山口遠銜遙白渡,水頭斜略小平津。年華有恨驚心去,世事無端刺眼新。深愧具茨芝朮在,掛冠終擬狎堯民。
文采推前輩,兒童識姓名。日邊張右史,江左謝宣城。自恨空飄泊,無由見老成。著書如可得,尚足慰生平。張緒風流士,文昌古淡詩。發揚知有助,埋沒竟多時。公已勤讎校,神應作護持。何當遺珠玉,璀璨滿書幃。
脈脈幽情欲訴誰,舊懷新恨總難追?;ㄇ坝屑s寒盟后,夢里成歡乍醒時。夜雨孤窗風自掩,春殘虛幌月深垂。芳心未分同流水,多恐韶華易舊期。
江水無情碧草春,北朝留住老詞臣。子規啼向青楓樹,為爾離鄉去園人。
柳陌釀晴,簾花收雨,懨懨春夢猶淺。閉門歡味少,客燕如相款。清樽自攜未慣。怕行吟、故家池館。拾翠無憑,斷紅難寄,空放此時眼。從教綺懷都換。誤芳菲幾日,煙絮零亂。酒旗寒食路,依舊慳人面。蘭情蕙盼分明在,第一是、年時重見。飄燈遠。誰堪共、東風夜暖。
微風送雨江南去,涼月銜云海上來。暑氣頓除秋暗入,忽疑浮漢弄昭回。
昨夢偷歸,欄干外、雪花吹滿簾衣。門庭蕭寂,綠窗景未全非。榾柮乍紅茶半熟,山妻繞膝小牢之。劇喧闐,競詢狂客,江畔歸期。檻前小梅映水,被誰彈香粉,淺著橫枝。佛燈儺鼓,想應歲序旋移。景陽鐘聲暗動,又官燭、更深欲滅時。蘧然醒,笑紅爐縱好,卻不成圍。
王貌閑如鶴,黃吟苦似猿。
裊裊疏林集晚鴉,鐘山云氣入檐牙。何人乘月吹長笛,夜看云陵百萬家。
微酸梅子始生仁,鶯老花殘跡已陳。一夜南風移斗柄,明朝煙柳不關春。
懷中明月何曾暗,意里陽春不□寒。三十六宮天地迥,自家來往自家看。
春冰乍裂。淺沁生蛟血。截玉裁肪分骨節。軟襯涼云彎月。玉蔥夜浸銀盆。十枝紅甲纖勻。不道啼妝難掩,淚沿湘竹斑痕。
徙宅何頻數,逃喧豈擇安。名山遲結社,僻地當開壇。破屋藏云細,頹垣放月寬。柴門傾側慣,日暮省關闌。
倦倦林中鳥,一枝聊卑棲。鸑鷟不我昆,鵂鹠莫我嗤。
秦外市塵吹不到,獨看流水種桃花。春紅片片飛時候,動影垂光是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