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棹歌四首
太湖茫茫水拍天,吳儂只慣夜行船。《竹枝》歌罷燈將滅,風雨瀟瀟人未眠。
艇子搶風過太湖,水云行盡是東吳。阿誰坐理青絲網,遮得松江巨口鱸。
玻璃冷浸洞庭山,霜竹攢攢橘柚斑。垂發吳娃笑相語,官船不似釣船閒。
畫槳經過碧浪湖,水晶臺閣翠云鋪。藍田空老王摩詰,肯信江南有畫圖。
太湖茫茫水拍天,吳儂只慣夜行船。《竹枝》歌罷燈將滅,風雨瀟瀟人未眠。
艇子搶風過太湖,水云行盡是東吳。阿誰坐理青絲網,遮得松江巨口鱸。
玻璃冷浸洞庭山,霜竹攢攢橘柚斑。垂發吳娃笑相語,官船不似釣船閒。
畫槳經過碧浪湖,水晶臺閣翠云鋪。藍田空老王摩詰,肯信江南有畫圖。
太湖浩渺湖水拍打著天際,吳地百姓習慣在夜間行船。唱完《竹枝》歌燈火快要熄滅,風雨瀟瀟人難以入眠。小艇迎著風駛過太湖,水云盡頭便是東吳。是誰坐著整理青絲漁網,能捕到松江的巨口鱸魚。湖水如玻璃般清冷,倒映著洞庭山,霜后的竹子簇擁,橘柚色彩斑斕。垂發的吳地少女笑著交談,說官船不如釣船悠閑。畫槳劃過碧浪湖,湖面的臺閣如水晶,翠云鋪展。藍田的王維已逝去,怎會相信江南有如此如畫美景。
吳儂:吳地的人。
《竹枝》:一種民間曲調。
艇子:小船。
搶風:逆風行駛。
阿誰:誰。
玻璃:形容湖水清澈。
攢攢:聚集的樣子。
垂發吳娃:垂著頭發的吳地少女。
藍田: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作者可能在游覽江南水鄉時,被當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生活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江南水鄉獨特的風情。
這組詩描繪江南水鄉的湖光山色、百姓生活,主旨是贊美江南美景和閑適生活。其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描繪江南水鄉題材的詩詞內容。
雨寒風橫暫停橈,楚望亭南十里遙。
舟刺水村銜燕尾,橋橫煙市隠虹腰。
歸程不待春潮漲,孤憤難憑斗酒銷。
幸有同途江外客,不吟何以慰無聊。
九里山南楚漢爭,風波翻覆走長鯨。
霸圖欲斷中宵失,帝業時來一戰成。
懶渡滄江慚父老,更無勍敵壓韓彭。
農人不識當時意,祗得春霖事耦耕。
洞天三十六,第九曰林屋。神仙固難名,瓌怪存記錄。
曠歲懷尋賞,茲辰幸臨矚。馳神在真游,豈復惴深谷。
解襪納芒履,燃松命光燭。初行已傴僂,漸入但匍匐。
顧瞻避沖磕,渾淖沒手足。如此百余步,始可立寓目。
或垂若鐘簴,或植若旌纛。有如案而平,有類幾而曲。
鐫刻非人工,晶瑩粲黃玉。遙知竅穴外,定有金庭箓。
凡肌不可往,叩擊安敢黷。鸞鳳無消息,但見白蝙蝠。
卻還望微明,既出猶喘促。沾衣憐石髓,孰悔泥涂辱。
庶幾達微慕,養生相吾福。
惠政多應草木知,藕花呈瑞向西池。
雙紅共蒂初含笑,眾卉千名總合奇。
寵降帝妃媯汭日,恍迷仙佩漢臯時。
若教潘令河陽見,肯羨東風桃李枝。
凡物以怪見憎嫉,爾獨何為人采拂。
巉頑累疊百千狀,人獸鬼魅相髣髴。
裸蠻面縛夷吾囚,日剝風皴子胥骨。
比干愛主心見剖,孫子兼人足先刖。
枯龜灼墨足兆坼,蟄蛇驚春暫蟠屈。
古器斷爛猶斵雕,老木鱗皴半枯杌。
僧軒閑殺日月長,?地擠排破煙鬰。
簷溜滴窮蛾子垤,蔓延引入蝸牛窟。
我來不以爾貌取,所愛鏗然最堅質。
終當鍛煉持補天,安此兀兀為玩物。
畫莫難于工寫生,獐猿移得上幽屏。
相逢平野初驚顧,共向薰風適性靈。
引子晝游新草綠,嘯群時望故山青。
可憐官省沈迷處,每到中軒頓覺醒。
優賢從諫致時雍,舜目堯眉儼睟容。
靈算格天齊睿考,瑞元開?倍神宗。
夢回彩仗歸霓闕,愁入宮聲咽暮鐘。
臣子訴號空殞血,鼎湖無路許攀龍。
已憐叢翠在湖邊,最勝濃嵐返照前。
未省天工能刻飾,祇應山骨自清堅。
巖端下溜添春澗,穴底來風送野煙。
欲仗何人安屐齒,更尋幽徑一攀緣。
倦轡曾投林下宿,短篷重見越江邊。
人歸河岳儀型在,事隔桑溟物色傳。
弟子共談庭際柏,公卿多識社中蓮。
高風自出空王侶,馳譽丹青是可憐。
已作淹留計,行艫豈恨遲。
卻投前浦宿,還似始來時。
寥泬鱸鄉遠,飄零鶴髪悲。
猶欣有隠者,度景覆殘棋。
北來南去年年事,微物還應不自由。
繒繳多機應遠謝,稻粱已飽更何求。
瀟瀟風雨衡陽暮,渺渺煙波震澤秋。
夜過邊城牢閉口,斷腸砧杵不禁愁。
閱日堂前橘,山僧手自移。
為迎林下客,旋拄路邊枝。
結實曾防蟻,盈箱不禁兒。
他年應記得,蠟屐過門時。
天意正成物,民心猶怨寒。
風霜草木死,田野稻粱干。
何謂耕桑者,而無衣褐完。
因思餌胡費,把筆謾悲酸。
冥冥鴻羽在云天,邈阻風音已十年。
不謂圣朝求治理,尚容遺逸臥林泉。
羨君自有隨時樂,顧我官閑飽晝眠。
應笑無成三黜后,病衰方始賦歸田。
霜云明凈海山隈,一歲登臨始此回。
堂上壽觴淋浪滿,欄邊佳菊似疑開。
故鄉情味人人好,今日榮恩節節來。
正是秋風洗煩暑,力將衰颯上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