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逸詩二首為徐徵士賦
石室棋殘鶴夢醒,自添沈水注茶經。山中歲晚知無事,還傍松根斫茯苓。
手把枯桐倚綠蘿,白云深處少人過。春風一曲猗蘭操,應是牛山美木多。
石室棋殘鶴夢醒,自添沈水注茶經。山中歲晚知無事,還傍松根斫茯苓。
手把枯桐倚綠蘿,白云深處少人過。春風一曲猗蘭操,應是牛山美木多。
在石室內棋局結束,仙鶴從夢中醒來,自己添上沉香,專注地注釋著《茶經》。山中歲暮,知曉沒有什么俗事,還能在松根旁砍斫茯苓。手持枯桐琴倚靠在綠蘿旁,白云深處很少有人經過。在春風中彈奏一曲《猗蘭操》,想來這山中應該有很多像牛山那樣的美木。
石室:石頭建造的屋子,常指隱士居住處。
棋殘:棋局結束。
鶴夢醒:仙鶴從夢中醒來,可能暗示一種閑適超脫的狀態。
沈水:即沉香,一種香料。
茶經:唐代陸羽所著關于茶的專著。
歲晚:年末,這里可引申為時光流逝,山中歲月。
斫:砍、砍斫。茯苓:一種菌類中藥材。
枯桐:指琴,傳說用枯桐木可制琴。
綠蘿:綠色的藤蘿。
猗蘭操:琴曲名。
牛山:在今山東淄博,這里泛指有美木的山。
此詩為徐徵士而作,徵士是指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隱士。詩人可能是在與徐徵士交往過程中,對其隱居生活有所了解和感受,從而創作此詩來贊美徐徵士的隱居生活和高潔品質。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應是在相對寧靜的自然環境中,體現出當時文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隱士的生活,突出其遠離塵世、閑適自在的特點。詩中展現出的清幽意境和高雅情趣,體現了古代文人的審美追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隱逸文化的盛行。
有青青,月息者。一種殘星流瀉。寒城里、借暮色千燈,碧光如拓。引風靈,襲大野。脈動萌于冥夜。孳螢火、是寂到無情,寂然深化。等爾歸來,奈側側、溫柔黜罷。舊窠摧絕,舊約難循,藁葬在朱夏。今已商秋也。素石枯蘭,孤竹水榭。彼中人、倦倚蒼煙,追憶淹泊木葉下。
山靜夜來早,寺鐘聲振高。自知心不遠,隔耳已能搔。
獨抱遺編理放紛,徵詩授簡意何勤。海東書問風流極,頭玉磽磽有少君。
臭腐神奇,相化若宜。天下一氣,古今一時。圣人貴一,至人無為。六合為巨,其內未離。秋毫為小,成體因之。何小何巨,道將女隨。被衣言道,齧缺墮肢。媒媒晦晦,不可謀思。身之初有,其蛻孰委。行亦胡往,處亦胡持。生胎生卵,八九竅差。其來無跡,其往無涯。無門無房,上下高卑。終則復始,天物交資。須臾之說,奚足儒兒。白駒之過,忽然而馳。勃然出此,油然入斯。不形之形,人所同私。道無不在,在惡可期。不際之際,物所共疑。老龍冥冥,泰清孜孜。光耀視窅,捶鉤莫移。無人無物,誰怒誰嘻。未有天地,其初可窺。古人同化,今人內疲。為物逆旅,終為物欺。儒墨蚩蚩,是非相嗤。知乃不知,不知乃知。無問無應,曰希曰夷。夫惟希夷,曰天古師。
征旆遙分苑路西,馬蹄春去弋陽溪。相思欲和烏啼曲,一拂瑤弦意總迷。
靈椿萱草并鮮妍,玉樹芝蘭復滿前。共倚蓬壺看春色,從教滄海變桑田。
孰是攜書問帝都,聊同捧檄向江湖。愁多總入三秋鬢,病久那遵百折途。赤日虹光龍劍杳,青霄云色鳳城孤。春風遠憶朝元客,滿錫黃金醉玉壺。
為惜頻年汗馬勞,更聞新署列官曹。貔貅夜宿轅門靜,鸞鵠晨趨劍佩高。月滿麗譙添雉堞,雨深山寨長蓬蒿。公馀秀水橋邊路,千騎鳴笳擁節旄。
纖蒲織溫柔,朝夕置左右。坐以支吾頤,眠以閣吾肘。墩今乃屬予,臨川爾何有。
曖曖寒城曙,綿綿野徑紆。初陽升古戊,白露靜園蕪。款客琴尊并,開堂松樹孤。登高望云物,極目散江湖。孟澤蛇龍伏,芒碭雁鶩呼。行藏虞氏傳,勛業阮生途。且盡留連飲,休嗟序運徂。群蟲迎節動,百卉待春蘇。日月悲羈旅,乾坤識故吾。寄言招隱者,斯地有潛夫。
曾客烏衣看落花,春風吹影傍天涯。茅檐亦有安巢地,何必王家與謝家。野老柴門日日開,且無欄檻礙飛回。勸君莫入珠簾去,羯鼓如雷打出來。
四牡正騑騑,承恩出帝畿。五門宮漏斷,千里布帆飛。煙火吳山遠,鶯花楚樹稀。過門應暫住,不久換春衣。
杖履尋花虎丘寺,壺觴按曲館娃宮。阿成殺受吳中樂,請入風沙海浪中。
長城水嗚咽,夜夜作秦語。問子何代人,防胡舊軍旅。冤魄滯孤魂,不得歸鄉土。白水洗白骨,瘢盡水酸楚。洗多成黑流,水性毒于蠱。立馬古戰場,長嘶待天雨。
源自名山水,清高直到今。芬芳皆過眼,不昧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