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無念過二圣寺
自從智者去,寶珠曾游此。
今日無念來,添一故事矣。
長者即維摩,和尚似鷲子。
中有妙音人,可比散花女。
自從智者去,寶珠曾游此。
今日無念來,添一故事矣。
長者即維摩,和尚似鷲子。
中有妙音人,可比散花女。
自從智者離開后,寶珠曾到過這里。如今無念前來,又增添了一段故事。那位長者就如同維摩詰居士,和尚好似舍利弗。寺中有善發(fā)妙音之人,能與散花天女相媲美。
智者:有智慧的人,這里可能指寺院之前有影響的高僧。
寶珠:可能是一位曾到訪此寺的人。
無念:應是作者友人。
長者:年長且有德行的人。
維摩:即維摩詰居士,佛教著名在家菩薩。
鷲子:指舍利弗,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
妙音人:善于發(fā)出美妙聲音之人。
散花女:佛教中能散花的天女。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二圣寺已有一定歷史,曾有智者、寶珠等人物到訪。作者與友人無念一同游覽此寺,有感于寺中的人文氛圍和佛教文化,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記錄與友人同游二圣寺的經(jīng)歷,突出寺中的佛教特色。其特點是巧妙運用佛教典故,以比喻塑造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佛教文化和寺院生活提供了一定資料。
理問軍中騎射精,從來賞罰最分明。疾馳赴援如風雨,曉發(fā)河山夕到城。
宗人來止,其萃如云。祖考視之,其初一人。分形連氣,有百其身。孰謂同宗,可不同心。愿言不昧,祖考如臨。歲時休享,常我顧歆。
千載烏衣巷,荒涼日易斜。昔年丞相宅,今代野人家。庭弛生楓樹,階蕪長草花。春風無主燕,夜雨為官蛙。
曾把江梅入室,門人不敬紅梅。清香一點入靈臺。傲雪家風猶在。狀貌婦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自開自落有誰來。與汝上林相待。
玄靈吐納日月光,軒輊大海敲其揚。海枯石爛不得死,甲間綠發(fā)如尺長。昔年洛書薦神瑞,故龜獨見收文章。天球河圖在東序,豈久置汝南海傍。
晉家曲沃舊池臺,無數(shù)行人去又來。可惜石橋三百尺,只留驢跡印青苔。
金殿西頭舊奉宸,重來何處問歸津。尚方玉醑頻沾醉,南國烏紗不耐塵。千里盈虧江上月,十年離合社中人。初秋傾倒旗亭宴,莫問詩神與酒神。
征鼓驅人夜發(fā)船,別來無處寫憂煎。高吟自答?嚶嘯,旅食時開郁屈筵。君去青天才尺五,我今白發(fā)已三千。何當卻飲南湖月,顛倒衣裳舞謫仙。
紅蓮小朵金塘秋,水上弓鞋新月鉤。碧日無光靈鵲死,文星墜地銀云起。陰鼓森寒聞唾壺,神衣繂縩機聲里。曲曲湖波艷神眼,十八虛鬟神自綰。寶奩掩月裊蛛絲,天促神歸神不歸。黃屋龍顏死灰色,寶鼎嘈嘈人血碧。漢鬼入云成辟歷,轟破當年霸王魄。漢家日月上天飛,照見廟前神樹枝。萬騎陰兵去如水,酒痕灑殿酣春蟻。風過陰廊聞墮珥,毾?舞罷虞姬死。冬冬天鼓秋湖里,雪山耀日青山紫。金鎖蛇鱗百尺身,領得江中萬魚起。女巫酹乳飲龍孫,雨蕊芙蓉瀉秋水。神弦棖棖風雨黃,明珠一夜照龍?zhí)谩H疁嘄堝悖鞒髁种芯G。金錢紙撒掀空舞,群巫啾啾荅神語。旋風下山百面鼓,神馬如人馱一虎。豹作兒啼隨鬼母,纈裙嬌女出神帷。拔得虎須留畫眉,妖歌自飲髑髏卮。蠻夫拜神求虎血,洗箭入山求虎穴。家家望見觚棱月,一路神燈亂如雪。
幽棲好,吾自愛吾廬。滿院金風朝試劍,一簾涼月夜攤書。曾幾感離居。
春水碧痕輕,曠無垠,柳下舟橫昏曉。香隔舊時蹊,紅成陣、亭榭憑誰重掃。臨風坐久,雨中凄絕鶯聲小。終古荒寒空蓄恨,綠掩醉邊幽草。殘英斜插華顛,對清潭照影,塵緣驀了。螺簇黛煙籠,峰迢遞、聞說駟虬能到。云天浩渺。夢迷玄圃憂心悄。休問梅仙垂釣處,湖畔濯纓人少。
水寨城關總寂然,諸軍號令夜分傳。火筒清曉三聲發(fā),諸將齊驅勇向前。
萬里都門春復春,雕梁燕壘又更新。呢喃相向如相訝,不是燕人是晉人。
懷玄默默向誰探,小寺逢僧始一參。日暮孤舟風浪息,滿蓬花雨自毿毿。
紅白雖分兩色,清香總是梅花。早春風日野人家。相對伯夷柳下。愛影拈將燈取,惜香放下簾遮。長安如夢只堪嗟。樂此應須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