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十一 蓼莪孝子
莫遂終養志,難酬罔極恩。
哀哀父母句,腸斷不堪聞。
莫遂終養志,難酬罔極恩。
哀哀父母句,腸斷不堪聞。
沒能實現對父母奉養到最后的心愿,難以報答父母那無窮無盡的恩情。《蓼莪》里那悲哀地呼喚父母的詩句,讓人肝腸寸斷不忍聽聞。
遂:實現。
終養:奉養到最后。
罔極恩:指父母的養育之恩無窮無盡。《詩經·小雅·蓼莪》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哀哀父母句:《詩經·小雅·蓼莪》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是宋代詩人林同所作,旨在宣揚孝道。此詩可能是林同有感于人們不能盡孝、難以報答父母之恩的普遍現象而創作,以《蓼莪》中對父母的深情為切入點,引發人們對孝道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明確,圍繞不能終養父母、難報親恩展開,借《蓼莪》詩句強化情感。它以簡潔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在宣揚孝道方面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別離二十載,
書到見交情。
始信山居好,
益憐詩韻清。
花開宋玉宅,
云抱楚王城。
何處思君切,
秋高古北平。
江城對面青崔嵬,群峰一一隨城來。名園花柳競奪秀,池光映日波瀠洄。
豪竹哀絲最激越,主人愛客清樽開。
公子翩翩乃雛鳳,新詩示我何累累。卻看華藻集毫素,有如肺腑藏瓊瑰。
即今世故多喪亂,俯仰古今縈襟懷。紅羊浩劫經十載,馀生獲免亦幸哉。汝當努力惜佳日,譬之種樹宜灌培。春華秋實成大器,廟堂待取梁棟材。
叩齒梳頭才了,玉鳧煙未殘。又綺日、薄映南窗,垂簾處、院竹誰看。暉暉玉山照座,金貂客、一洗郊島寒。聽說詩、妙解人頤,蓮花舌、似導魚上竿。
尚憶湖亭倚欄。銅瓶活火,圓甌細蹙微瀾。路遠于天。更無意、乞東還。惟余昌明一盞,綠玉色、透中邊。腸枯自憐。誰知飲茶足,詩更妍。
一片剛方鐵石心,
梅花冷淡獨知音。
君王外貌雖加敬,
賣直誰知內忌深。
我行樵川道,十日無雞聲。籬欹路亦斷,麥死田未耕。野雀噪虛灶,炊絕何由生!
有翁草間伏,見人如鳥驚。屢喚不回首,恐是豫章兵。
豫章兵亦銳,主將亦有名。今春大出師,曾一近郡城。是時義聲震,志在開門迎。城外忽奔北,勢潰無支撐。
可憐內附者,鋒刃駢首嬰!攻城既失利,攻野肆搒掠。居積既以盡,搜括罄瓶罌。
此豈主將過,或未紀律明。嗟哉烏合眾,約法安能行!
結交不識心,
終非計之上。
君謂河冰堅,
其下翻潛浪。
浪翻無已時,
冰也成流澌。
君為踏冰人,
浮沈安可知。
世途盡如此,
慎勿矜坦夷。
青梅如豆壓枝低。
淡綠輕紅映釣磯。
柳花如雪漫天飛。
筍初肥。
蓮葉如錢浮小池。
題罷蠻箋墨浪勻
嬌聲宛轉動歌唇
懷中剩有生花管
也作纏頭贈美人
公度關山寄我詩,當時羨我免驅馳。后來兩度關山外,屬我驅馳公不知。
道義交情金石堅,公歸先作月臺仙。平生知我如公少,一誦遺詩一惘然。
水含夕籟靜,余亦澹懷空。
星彩低穿樹,花香暗度風。
初看幽徑白,漸露小橋紅。
行到天心處,清光更不同。
曉雪如花片片飄,
鳴珂猶復問僧寮。
人尋洛下無行徑,
客倦咸陽有敝貂。
苑樹風吹珠錯落,
禁城山擁玉岧峣。
沖泥欲跨銀鞍去,
先訪將軍第五橋。
下車逢歲歲旱,
禱廟望秋成。
火輪轉曈眬,
赤日彌高明。
稻苗已枯死,
麥壟不堪耕。
前屏度白鳥,隔水敝朱扉。柳葉為絲拂,梨花作雪飛。羅衣煙色映,寶瑟月光晞。萬樹繁桃李,耽游正未歸。
細雨作梅黃,微薰帶遠芳。方舟閑菡萏,圓沼拍鴛鴦。帳淺鶯歌短,屏深燕語長。臥淹西日永,起換博爐香。
老去篇章恥未窮
力耕豈謂歲能逢
切磋政爾須公等
戶牖多開恐妄從
雨驟風馳善用兵,
公孫擊地嘆如神。
如何壁壘疏防夜,
已悟彭亡竟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