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子畏
汝南富才窟,若人更清朗。蘊秀玄璞珍,凝姿白云爽。
竹素游神深,金石流音響。衿情許標鮮,風流見弘獎。
夙登鹓鷺朝,屢遷外臺長。何當返初服,翛然謝塵鞅。
隱同岳上耕,漁狎淮西槳。濯纓無世情,倒屣及吾黨。
余也握剞劂,海內慕倜儻。榮羨長公辭,志嘉季鷹往。
相逢班荊言,泠然契清賞。澄醪勸揮觴,奇帙欣披幌。
晤對不可常,睽離益瞻想。憑軾申贈章,綢繆太丘訪。
汝南富才窟,若人更清朗。蘊秀玄璞珍,凝姿白云爽。
竹素游神深,金石流音響。衿情許標鮮,風流見弘獎。
夙登鹓鷺朝,屢遷外臺長。何當返初服,翛然謝塵鞅。
隱同岳上耕,漁狎淮西槳。濯纓無世情,倒屣及吾黨。
余也握剞劂,海內慕倜儻。榮羨長公辭,志嘉季鷹往。
相逢班荊言,泠然契清賞。澄醪勸揮觴,奇帙欣披幌。
晤對不可常,睽離益瞻想。憑軾申贈章,綢繆太丘訪。
汝南是人才匯聚之地,你更是才俊清朗。你如蘊藏秀美的玄璞珍寶,姿態如白云般清爽。你深入研讀典籍,聲名如金石般遠揚。你情懷高潔,風度不凡且樂于獎掖后進。你早年入朝為官,多次升遷擔任外臺長官。何時能辭官歸隱,瀟灑擺脫塵世羈絆。像隱者在山上耕種,如漁人在淮西劃槳。洗凈塵世之情,熱情接待我們這些朋友。我也舞文弄墨,在海內以灑脫不羈聞名。羨慕司馬相如辭官,贊賞張翰歸隱。相逢時鋪荊而坐交談,彼此心意契合。一起暢飲美酒,欣然翻閱奇書。相聚難以長久,分離后更添思念。我憑軾寫下這首贈詩,期待如陳寔訪友般情誼深厚。
汝南:古郡名,人才輩出之地。
若人:此人,指張子畏。
玄璞:黑色的玉石,比喻有才能的人。
竹素:指書籍。
金石:鐘磬之類樂器,比喻聲音響亮。
衿情:情懷。
弘獎:大力獎勵、推崇。
鹓鷺朝:指在朝廷為官。
外臺長:地方長官。
初服:指平民服裝,這里指辭官歸隱。
塵鞅:塵世的束縛。
濯纓:洗滌冠纓,比喻超脫塵世。
倒屣: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形容熱情迎客。
剞劂:刻刀,這里指寫作。
長公:指司馬相如。
季鷹:指張翰。
班荊:鋪荊于地而坐,指朋友相遇交談。
澄醪:清酒。
奇帙:珍貴的書籍。
憑軾:靠著車前橫木。
綢繆:情意深厚。
太丘訪:指陳寔訪友的故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官場復雜,作者與張子畏相識,張子畏為官且有一定地位。作者可能有感于官場的紛擾,向往歸隱生活,便寫下此詩表達對張子畏的贊賞及期待其一同歸隱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張子畏才德的贊美和對其歸隱的期許。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表達。
昨夜青鸞傳尺素。字句生香,驚起無尋處。
明月清清斜入戶,向人似訴傷離緒。
斗室徘徊行又住。四顧沉吟,四壁渾無語。
窗外寒星差可數,詩心一縷難分咐。
憶昔相逢未是僧,青山處處總堪登。
斑斕子舍終天恨,花草吳宮百感興。
周粟價高思義士,羊裘典盡笑嚴陵。
莫言我去知心少,但過墻東有好朋。
人見寒云凍欲垂,喧呼爭愿玉花飛。誰知萬里征途上,季子囊中未有衣。
竹邊小徑跨寒溪,息念臨流萬慮非。山鳥不知幽客意,背人相顧卻驚飛。
村村土物各風煙,物性無私祗自然。斂翼汀鷗隨水下,藏頭野鴨傍沙眠。
晚投村舍款柴扉,一望門前野色微。西日墮云斜照盡,半山秋雨落馀飛。
扳蘿躡蹬入蒼煙,畫里風光看不全。
寺說飛來還似幻,景當逢處都疑仙。
懸崖嵐鎖欲無地,古洞云歸別有天。
雨帶溪聲留客住,一杯清對定心泉。
雙槳輕移波影動,一襟綠染湖煙。出山明月弄嬋娟。涼生三界外,秋在玉壺邊。
夜意欲闌人未倦,孤棲慣是遲眠。怎知畫里武陵天。漁歸花樹老,亂石盡蛟涎。
人才丁未榜,天地楚中英。
況有今巴蜀,寧知且胙城。
從吾惟子好,玉女是天成。
短發今渾白,題詩更幾莖。
寒曉驅荒驛,山盤野氣昏。
毳衣孤客雨,楓樹幾家村。
風日春相惜,煙花他自繁。
勞歌聽不得,何處更號猿。
放舟出西城,言游云棲寺。主賓四五人,歡笑若同氣。
連山秋稼香,一碧了無際。系舟上丹梯,恍若出塵世。
材岸柳風柔,石徑松陰細。古寺晚霞明,澄潭滴空翠。
洞欹石甕裂,泉香茶鐺沸。細啜小團月,猶憶惠山味。
修竹逼危崖,上無容足地。徘徊轉北山,忽逢癡徑至。
谷暖山花明,秋老木葉薙。小洞媚清泉,老洞盤薜荔。
歷落丹碧祠,創自柳下季。歸舟夜色昏,日落山容閉。
回首溯前游,如夢已不記。
千里勞君至,三秋俟我歸。
柳殘多葉字,蓮解一池衣。
逸格臨杯見,新思入路微。
云山心總在,未與宿根違。
窗外桃花爛熳開。年時曾伴玉人來。一枝斜插鳳皇釵。
今日重來人事改,花前無語獨徘徊。凄涼懷抱可憐哉。
靈河直欲貫蒼崖,
神力摩挲石島開。
冰玉滿懷云滿袂,
分明天上泛槎來。
榮名翰墨總相關,
達士涂鴉播九寰。
書到如公人不賞,
何當投筆效馀閒。
文淵猶藁葬,正則且沈身。
古者無修墓,非言患難人。
報唯存此日,舉必念千春。
黽勉從微力,傷哉由也貧。
香閣影波心,
叢云萬木深。
月明清梵夜,
遙應海潮音。
鸞帳薰衣賜御香,
花陰未動日初長。
人閑相約尋芳去,
春困不禁千步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