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宣長老住林泉
脫籠掣轡換皮毛,
水遠山長道自高。
平澹家風隨分展,
割雞時暫屈牛刀。
脫籠掣轡換皮毛,
水遠山長道自高。
平澹家風隨分展,
割雞時暫屈牛刀。
擺脫束縛改變狀態,歷經山水長途跋涉,道行自然高深。保持平淡家風,隨遇而展現;就像用宰牛的刀暫時去殺雞一樣,您暫時屈就此處。
脫籠掣轡:擺脫籠子和韁繩,比喻擺脫束縛。
割雞時暫屈牛刀:出自《論語》“割雞焉用牛刀”,這里指有大才能的人暫時做小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在宣長老要前往林泉修行時,詩人為其送行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詩人對宣長老的修行之路表示認可和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送宣長老前往林泉,贊賞其擺脫束縛、有高深道行,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表意明確。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送別詩的一種風格。
白茅人是仙。伴星月,競嬋娟。碧云離合太無端。仗星替,月輪圓。藥娥夢里荊臺遠,解珠佩,贈金歡。妃星嬪月誓先寒。背人語,問天天。
已是梁王不識真,末后殷勤付舍人。柳花飛盡鶯猶語,獨對鐘山指暮云。
途中醉象伺瞿曇,道后醯雞愧老聃。已少溪山容暫住,尚馀云月共清談。親朋但數松篁在,霜露何滋橘柚甘。萬國兵塵猶滿目,一篙春水憶江南。
缺月飛上天。老蟾泣,桂香殘。結璘愁魄暗中圓。抆清涕,別河山。奔星吊影明河里,訊占夢,閏余弦。饒他璧合又珠聯。奈星月,總無言。
雜英滿樹春欲過,修竹參云萬馀個。頭陀云頂出迎賓,恐是當時劉鐵磨。
碧眼傳來浪得名,老盧持去更喧爭。寶嚴自有新磨衲,不動煙塵度四生。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筑長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疲魂饑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
法爾離言說,翛然百不思。語皆隨類墮,春在不萌枝。道后誰名我,花前總是詩。諸塵三昧起,未許老胡知。
春殿披香絕代人。鳳麟書小諾,唾珠塵。支風給露費平均。鹓鸞侶,輕妒楚腰身。繡被卷濃熏。鄂君勞悵望,舞狂鱗。鵔鸃飄拂氣干云。芙蓉幕,雄劍擁芳蓀。
百衲新披膝按藤,眾魔從此息紛爭。笑他雞足峰前客,猶自區區待下生。
與人畸后與天侔,詩境從心得自由。偶遇山川成獨往,晚知憂樂是同流。百年易盡從崖去,千圣相逢到頂休。已墮形骸無旦暮,浮云逝水任悠悠。
錦瑟無端五十弦。弦弦膠柱鼓,怨華年。落花中就奈何天。欹方枕,鸞想破紅禪。憑夢剪湘蘭。九真邀帝所,小游仙。露幃星幌損清眠。靈均遠,和淚浣蠻箋。
青林雨濕煙濛濛,杜鵑含冤號晚風。雨轉蕭蕭聲轉急,不堪聞在亂離中。
夜雨山草滋,爽籟生古木。閑吟竹仙偈,清于嚼金玉。蟋蟀啼壞墻,茍免悲局促。道人優曇花,迢迢遠山綠。
諸天行樂正崢嶸,八臂修羅苦戰爭。誰似萬桐山下老,提撕磨衲示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