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濂承旨致仕還金華
力操鉛槧代櫜鞬,贊翊無如子獨賢。璧水屢游來后學,瀛洲高步領群仙。
乞歸際遇明良日,近侍從容二十年。況有兒孫能繼武,鳳凰池上羽毛鮮。
巾車久不到潛溪,溪上筼筜個個齊。玉檢金封勞紀述,石田茅屋稱幽棲。
賀公共喜榮歸老,疏傅誰言早見幾。此去東南形勝處,知君一一有新題。
力操鉛槧代櫜鞬,贊翊無如子獨賢。璧水屢游來后學,瀛洲高步領群仙。
乞歸際遇明良日,近侍從容二十年。況有兒孫能繼武,鳳凰池上羽毛鮮。
巾車久不到潛溪,溪上筼筜個個齊。玉檢金封勞紀述,石田茅屋稱幽棲。
賀公共喜榮歸老,疏傅誰言早見幾。此去東南形勝處,知君一一有新題。
你努力操持筆墨代替武器,輔佐君王無人像你這般賢能。你多次在太學講學,吸引后學;在翰林院位居高位,引領群賢。你在圣明的時代得以請求辭官歸鄉,在皇帝身邊從容侍奉了二十年。況且你的兒孫能夠繼承你的事業,在朝廷中光彩照人。你的車駕很久沒到潛溪了,溪上的竹子長得個個整齊。你曾為朝廷的詔誥辛苦記述,如今石田茅屋正適合你隱居。大家都為你榮耀歸老而歡喜,誰說你像疏廣那樣過早預見世事。此去東南風景優美之地,知道你定會一一留下新的詩篇。
鉛槧(qiān qiàn):古代書寫工具,這里指筆墨之事。櫜鞬(gāo jiān):藏箭和弓的器具,借指武器。贊翊(zàn yì):輔佐。璧水:指太學。瀛洲:唐太宗為網羅人才,設文學館,以杜如晦等十八人并為學士,分三番每日值宿,討論文獻,商略古今,號為“十八學士”,時人慕之,謂“登瀛洲”,后因以“瀛洲”指翰林院。明良:圣明的君主和賢良的臣子。繼武:繼承前人的事業。鳳凰池:禁苑中池沼,魏晉南北朝時設中書省于禁苑,掌管機要,接近皇帝,故稱中書省為“鳳凰池”。巾車:有帷幕的車子。潛溪:宋濂故鄉。筼筜(yún dāng):一種皮薄、節長而竿高的竹子。玉檢金封:指朝廷的詔誥。疏傅:指西漢疏廣、疏受叔侄二人,他們在顯貴時及時隱退。
宋景濂即宋濂,他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致仕即辭官退休。此詩創作于宋濂辭官回到金華之時。明初政治環境相對穩定,宋濂作為開國文臣之首,為朝廷做出諸多貢獻,在朝廷中威望極高。他辭官歸鄉時,受到眾人的關注與敬重,這首詩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表達對他的贊美與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宋濂的賢能與功績,祝賀他榮耀歸老。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既展現了宋濂在朝廷的輝煌,又描繪了他歸鄉后的閑適。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以及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
昔時彭祖,聞道有、八百穹崇遐壽。屈指我公今幾許,歷歲才方七九。七百修齡,更三十七,猶是公之有。此逢誕節,蓋須來獻尊酒。 好是子舍孫枝,居官領薦,迭復青毰舊。陶令解龜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只恐九重,思賢夢覺,未屈調羹手。周公居左,魯公還是居右。
乾淳老人氣岳岳,破冠穿履行帶索。 撐腸拄肚書萬卷,臨風欲言牙齡落。
高會罷飛觴。方錦再移珍席。雷鼎乍烹甘液,試問侯蒼璧。翠虬寶釧捧殷勤,明滅粲金碧。賓主放懷談笑,滿華堂春色。
霜月穿簾乍白,蘋風入坐偏涼。麾燈促席詫時光。桃花歌扇小,楊柳舞衫長。 別乘平分風月,詞人剩引觥觴。莫將幽恨攪剛腸。盡添金掌露,頻注玉猊香。
曉光催角。聽宿鳥未驚,鄰雞先覺,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淚痕帶霜微凝,酒力沖寒猶弱。嘆倦客,悄不禁重染,風塵京洛。 追念人別后,心事萬重,難覓孤鴻托。翠幌嬌深,曲屏香暖,爭念歲華飄泊。怨月恨花煩惱,不是不曾經著。者情味、望一成消減,新來還惡。
人生囂塵中,幾若駒過隙。 安得坐此山,枕流復漱石。
楊柳千條綠,桃花萬樹紅。 船行明鏡里,人醉畫圖中。
零陵古郡枕湘川,太守南歸得意年。 茶味欲過衡岳寺,橘香先上洞庭船。 錦衣照耀維桑地,石燕翻飛欲雨天。 若到浯溪須艤棹,次山遺頌想依然。
聽說娑婆無量苦。風前陡覺雙眉豎。貪欲如狼嗔猛虎。魔軍主。張弓架箭癡男女。日月往來寒又暑。乾坤開合晴還雨。白骨茫茫銷作土。嗟今古。何人踏著無生路。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 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池塘四五尺深水,籬落兩三般樣花。 過客不須頻問姓,讀書聲里是吾家。 官事歸來衣雪埋,兒童燈火小茅齋。 人家不必論貧富,惟有讀書聲最佳。
斷虹遠飲橫江水,萬山紫翠斜陽里。 系馬短亭西,丹楓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鴻去。 又是月黃昏,寒燈人閉門。
吳姬壓酒浮紅蟻。少年未飲心先醉。駐馬綠陽陰。酒樓三月春。相看成一笑。遺恨知多少。回首欲魂銷。長橋連斷橋。
柳浪搖晴沼,荷風度晚檐。碧天如水印新蟾。一罅清光斜露、玉纖纖。 寶鏡微開匣,金鉤半押簾。西樓今夜有人忺。應傍妝臺低照、畫眉尖。
經年不見書來,后期杳杳從誰問。柳英蠟小,柳枝金嫩,艷陽春近。羅幕風柔,泛紅泛綠,連朝花信。念平生多少,情條恨葉,鎮長使、芳心困。 可是風流薄命。鏡臺前、蓬松蟬鬢。茜桃凝粉,薰蘭漲膩,翠愁紅損。從使歸來,燈前月下,恐難相認。卷重簾憔悴,殘妝淚洗,把羅襟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