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大作子敬寘酒喜朱伯徽尋魯志敏回
天寒棲鳥定,野闊暮云多。奈可山城寂,其如風雪何。
感時將白發,處世尚彤戈。賴有王都督,徐徐動雅歌。
凍雪迷山屐,寒風襲毳袍。干戈猶未弭,吾輩豈辭勞。
大字傳飛檄,深杯送濁醪。老懷殊自喜,早晚問包茅。
天寒棲鳥定,野闊暮云多。奈可山城寂,其如風雪何。
感時將白發,處世尚彤戈。賴有王都督,徐徐動雅歌。
凍雪迷山屐,寒風襲毳袍。干戈猶未弭,吾輩豈辭勞。
大字傳飛檄,深杯送濁醪。老懷殊自喜,早晚問包茅。
天氣寒冷,棲息的鳥兒已安靜下來,野外廣闊,傍晚的云朵很多。無奈這山城如此寂靜,又能把這風雪怎么樣呢。感慨時光流逝,頭發已變白,身處世間還手持兵器。幸虧有王都督,從容地唱起高雅的歌曲。凍雪遮住了登山的木屐,寒風吹襲著氈袍。戰爭還沒有停止,我們這些人怎會推辭辛勞。用大字書寫傳遞緊急文書,用深杯喝著濁酒。我內心十分歡喜,不久之后就要過問戰事。
棲鳥定:棲息的鳥兒安靜下來。
奈可:無奈。
彤戈:紅色的兵器,泛指兵器。
王都督:文中指一位姓王的都督。
雅歌:高雅的歌曲。
山屐:登山的木屐。
毳袍:氈袍。
弭:停止。
飛檄:緊急文書。
濁醪:濁酒。
包茅:古代祭祀時用以濾酒的菁茅,這里借指戰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干戈猶未弭’可推測當時處于戰亂時期。詩人可能在山城,面對寒冷的風雪天氣,感慨時光與戰事,恰逢友人歸來,王都督的雅歌等事讓詩人有了創作此詩的契機。
這首詩主旨圍繞戰爭未息和時光流逝展開,展現了詩人的家國情懷和擔當。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環境與戰爭局勢相結合,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文人的心境。
珠歌翠舞飲流霞,北極群仙會上衙。玉女投壺天一笑,黑旗十萬捲龜蛇。
吾聞太湖東注三千水,乾坤納納幾萬里。東西洞庭天際起,七十二峰如聚蟻,青天白日飛雪雨。兵塵慘慘滿人間,故國何處愁路難。五湖多風不可渡,入山魑魅相依附。若為化作鴻冥冥,南向峰頭結煙霧。終焉身重飛不得,展轉湖邊倚高閣。湖昏閣靜百感集,悵望毛公謝烏鵲,嵩高西去尋靈藥。
鵝溪百尺繭絲寬,手寫淇園萬玉寒。移贈王生懸四壁,誰能觸目不瑯玕。
枝枝交蔭釣魚磯,翠鳥啾嘈食盡肥。雨槳溪邊隨意摘,露華偏濕美人衣。
草樹低迷愛晚晴,江天表里玉壺清。平生心事無人會,慚愧滄波欸乃聲。
鴛鴦飛下水東西,十里芙蕖望欲迷。只少紅妝隔花語,此間不是若耶溪。
夜愁眠不安,起望臺南端。葉慘風聲異,樓空月色寒。笙冷調簧數,弦脆上琴難。百年行詎幾,萬慮坐相攢。誰家有明鏡,暫借照心看。
十五年間再繡衣,幡然一出浩然歸。囹空但欲全人命,網打誰能避禍機。壬巧交攻邪害正,丁錢奏免是成非。離亭父老遮如堵,莫駐春江去棹飛。我如越雪致狺狺,此事牽連亦到君。久矣浮名等蠻觸,付之公論定蕕薰。四知誰不推楊震,三已何曾損子文。甚欲一行陪祖帳,萬山遙隔幾重云。
蹇予十載漂淪客,奈此一春風雨何。泥沒畏途人跡斷,草掀荒屋漏痕多。長懷鳥道行行險,卻著騾綱事事馱。萬里窮愁逢阮籍,竹林雖近未能過。
高士不可得,茲亭幸爾留。偶來當暇日,況復及清秋。湖水當門落,松云傍枕浮。幾時閒歷覽,乘月放扁舟。
旋移瑤席盍朋簪,日暮行庖簇柳陰。力勸耕農頒漢詔,應知圣主愛民心。
安居未必老林泉,且共云閑守地偏。花謝花開因換季,人來人去果隨緣。清風習習得疏蕩,好夢悠悠無掛牽。卻又敲門呼早起,小兒教我大成拳。
飆車萬里恣翱翔,絳闕私呈太乙章。三十六宮春萬歲,金仙持節賀蘭香。
碧澗淙流繚一源,閘機不露暗驚湍。李翱千載濤江興,猛跨鰲頭立足看。
泮水論交記昔年,君尋舊隱早歸田。期頤謾擬登遐算,淪逝寧知隔九泉。翠竹蒼松留別夢,淡云疏雨翳新阡。承家賴有諸郎在,德業應期百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