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作
乍臨毛發豎,雙壁夾湍流。
白日鳥影過,青苔龍氣浮。
蔽空云出石,應禱雨翻湫。
四面耕桑者,先聞賀有秋。
乍臨毛發豎,雙壁夾湍流。
白日鳥影過,青苔龍氣浮。
蔽空云出石,應禱雨翻湫。
四面耕桑者,先聞賀有秋。
剛到這里讓人毛發直立,兩邊峭壁夾著湍急的水流。白天有鳥影掠過,青苔上似有龍氣浮動。遮蔽天空的云從石縫中涌出,祈禱后潭水翻涌就會降雨。四周耕種的百姓,先就聽聞要慶祝豐收了。
乍臨:剛到。
雙壁:指龍潭兩邊的峭壁。
龍氣:傳說龍潭有龍,這里指龍潭所具有的神秘氣息。
應禱:指祈禱后有應驗。
湫(qiū):深潭。
有秋:指豐收。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中來到龍潭,被其壯觀景色所震撼,又聽聞龍潭有祈雨靈驗能帶來豐收的說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龍潭的險峻與神秘,展現出大自然的神奇。詩中體現出人們對豐收的期盼,在文學上以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
誰道仙源近市廛,青山瀑布掛晴煙。春來細逐桃花水,依舊清流澗道前。
無朝無暮雨常屯,明滅難分遠近村。潮汐往來漁艇小,欲尋春水覓桃源。
陸賈城高五嶺連,蛾眉新月斗嬋娟。時人莫漫誇盈缺,留得清光萬古圓。
亂帆投浦暮煙浮,兩石高懸抱海流。返照入江無遠近,波光一望思悠悠。
梵音寂寂晝漫漫,古寺清幽夏亦寒。不住擬修居士業,也應人羨宰官看。
金雞初唱浴咸池,遂出螭車照海湄。擁傳漸高天子象,乾坤寧訝二儀私。
孤山海上郁巑岏,下抱東流曲萬盤。望氣獨占南海去,由來此地有衣冠。
千尋松柏暗成圍,遙見宮花隱翠微。不向夕陽窺路暝,那知云外有樵歸。
九日當年興亦豪,祇今懶慣怯登高。
黃花縱遣簪雙鬢,白發居然過二毛。
酒醉恐人譏落帽,才疏自古怕題糕。
知君攜侶龍山去,我待清詞下濁醪。
不以朱弦貴,悠然山水期。千秋余尚友,二雅乃吾師。夙有文堪會,都無俗可醫。自憐非長者,轍跡廢追隨。
大雅久不作,知君夙尚深。屏除阿堵物,清得剎那心。有地非金埒,無弦祗素琴。正平未牢落,北海晚知音。
煙蘿一洞深,清景足游尋。
樹色連云暝,泉聲度石沉。
鳴鳩溪竹午,睡犢潤松陰。
縱步凌山頂,狂歌信野心。
閩山歌笑與誰期,
便破霜風拂袖歸。
何日卻來金闕下,
高吟相引到精微。
澤國芙蓉照水新,祖筵遙對夕陽津。久期北闕司綸綍,還向南都領縉紳。千里盈虧頻看月,一番離合幾經春。赤心不共江湖遠,側耳嘉謨贊一人。
舊臣南去寵光新,熟路寧勞復問津。三品奏功初賜誥,六堂承學久書紳。行邊菊色聊經晚,到日梅花漸及春。欲倚渭城歌未得,才情深愧郢中人。
孟帽辭風,陶園涉日。漫夸筋力。看菊緣慳,裁筒羨杯碧。山鴻海燕,同逆旅、光陰為客。甘寂。蝸屈一廬,作權時將息。
相逢柳陌。張緒當年,芳馨競聲藉。游鞭指路去國。各南北。孰惜插萸人老,猶嘆劫塵親歷。■翠微凝望,吟興比濃茶色。
春波春草一篙中
小泊漁舟不掛篷
爛醉漁翁船尾臥
桃花如雨葬東風
垂老同為海上游,傭書鬻字度春秋。
聊當冀北愚公谷,屢上河東處士樓。
笑我情懷如病鳥,憐他身世等浮鷗。
行藏日后殊難卜,欲倩留侯借箸籌。
有路期奔月,
無媒與嫁春。
河柳擅佳名,
青條發紅穗。
因愁百卉嬌,
強作芳菲意。
谷雨已過又梅雨,
故山猶未致新茶。
清風兩腋玉川句,
三百團應似太誇。
瑤編讀罷憶純臣,血字幽光映冊新。不有萊峰傳盛節,千秋知己更何人。
廿六人中獨擅名,綱常為重一身輕。大呼逆豎風云變,紙上如聞咤叱聲。
崇慶忠貞光國步,武功文筆遍儒林。奮髯讀罷頻揮淚,激起平生節義心。
豐碑高出浣花云,名入昭忠俎豆芬。又得張君傳信史,先生真不負銘勛。
綺閣梅開異樣芳,
天臺今夕鳳求凰。
華裝甫卸銀燈里,
半是爐香半粉香。
即看憲府肅澄清,問寢人趨陸賈城。
自是杜周臨法座,延年寧讓大夫名。
上駟中原久擅場,爭看氣色欲騰驤。
未乘天子雙龍駿,暫跨仙人五穗羊。
瀑布遙瞻五老峰,廬山九疊削芙蓉。
向來似識真人宅,半畝煙霞但素封。
吹笛江頭楊柳枝,曲中一調最相思。
無端昨夜西風起,散作誰家送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