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十六 既醉君子
若為錫爾類,不獨善其身。
既念化家室,還思遺子孫。
若為錫爾類,不獨善其身。
既念化家室,還思遺子孫。
如果要把善德賜給同類人,就不能只獨善自身。既要考慮感化家人,還得想著給子孫留下好的品德。
若為:如果。
錫爾類:把善德賜給同類人,錫,通“賜”。
善其身:使自身完善,即獨善其身。
化家室:感化家人。
遺:留給。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是宋代詩人林同所作,其創作目的是宣揚孝道及傳統美德。此詩應是在當時弘揚道德文化的背景下,詩人有感而發,強調品德的傳承和影響。
這首詩主旨明確,強調人不應只關注自身,要將善德惠及他人和后代。它以簡潔的語言闡述深刻道理,在宣揚傳統道德文化方面有一定價值。
登高窮暮景,云樹郁蒼蒼。牛飽眠煙草,鳥歸送夕陽。漁艇趨前浦,僧鐘出上方。坐深清到耳,寒澗落鏗鏘。
楊子好道者,其人千載心。而我抑何幸,獲聆金玉音。愿為女蘿草,托根青松陰。今晨忽為別,怊悵已難任。仰侃天宇高,俯見江海深。安得隨長風,化作雙飛禽。
翼翼飛樓枕沙磧,倒影滄波壓蛟室。百尺雕闌接斗牛,倚闌人在空中立。隔岸君山翠如洗,軒皇舊跡空蘭芷。古木長含謝豹聲,斷云時送陽臺雨。樓前風景渾如昔,兔走烏飛換朝夕。欲倩城南老樹精,喚起回仙吹鐵笛。百年過眼如蜉蝣,不用長懷天下憂。呼童沽酒下船去,明日再登黃鶴樓。
燕臺冰雪歲云除,梅柳春堤引駟車。奉使暫持天上節,儲才曾讀禁中書。洪厓山對滕王閣,綠水橋連孺子居。共道世恩承雨露,早知文譽重璠玙。
廣大中精微,如崇下履卑。川流本敦化,溥博時出之。剛毅發秋凜,寬裕融春熙。聰明靡偏照,密察不失時。權度心為甚,圣人良在茲。思睿睿作圣,無思無不思。
拂菻迢迢四萬里,拂菻美人瑩秋水。五代王商畫作圖,龍眠后出尤精致。手持玉鐘玉為顏,前身應住補陀山。長眉翠發四維列,白氎覆頂黃金環。女伴駢肩擁孤樹,背把閒花調兒女。一兒在膝嬌欲飛,石榴可憐故不與。涼州舞徹來西風,琵琶檀板移商宮。娛尊奉長各有意,風俗雖異君臣同。百年承平四海一,此圖還從秘府出。司農潘卿拜賜歸,點染猶須玉堂筆。天門蕩蕩萬國臣,驲騎橫行西海濱。聞道海中西女種,女生長嫁拂菻人。
堪嘆世間迷誤,轉轉增隆,怎得趖難。被他同等,一例相贊。每每攢頭聚復散。總做作、百端繚亂。這鬼使暗里、常常把你細算。待臨頭看,癡漢□□。越騁惺惺,伶俐高強,欺慢無憚。大遇尤、罔圣昧神廝玩。此則看看業限貫。怎生躲避,也難逃竄。見追貼、個個添煩惱,共拚盡陰司斷。
阿牛骨相似舅,文章定能世家。差勝宗武不襪,猶作添丁畫鴉。
春初一臥到秋深,不見紅芳與綠陰。窗下展書難久讀,池邊扶杖欲閑吟。藕穿平地生荷葉,筍過東家作竹林。在舍渾如遠鄉客,詩僧酒伴鎮相尋。
水色如人不可來。但為卿故且長猜。愿曾行處有微苔。倘會相逢非想像,卻緣同伴屢愁回。年年春柳一腸回。
吾今那復夢周公,尚喜秋來過故宮。翠鳳舊依山硉兀,清泉長與世窮通。至今游客傷離黍,故國諸生詠雨濛。牛酒不來烏鳥散,白楊無數暮號風。
弟兄此別重傷神,況復淹留一病身。白發相看偏墮淚,清樽才罷轉愁人。江鴻北轉燕山夜,河柳東連魯甸春。若到鄉關逢故老,為言游子倦風塵。
剖破綠云房,來供天上郎。白分成片玉,清嚼滿池霜。紅子堆盤燦,馀甘潯齒香。青門隨處是,何必問炎涼。
雞舌新含入舊都,幾時閩海更還珠。中牟理邑方馴雉,南部趨朝好聽烏。百里歌猶傳蔽芾,一官清不愧萊蕪。度支若上籌邊策,愿賜江南一半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