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鄭璧潤錢唐訓導
圣主崇文教,儒官簡俊才。
日邊鳴鐸去,秋盡講帷開。
化雨舒桃李,光風被草萊。
題詩思令弟,憑雁寄金臺。
圣主崇文教,儒官簡俊才。
日邊鳴鐸去,秋盡講帷開。
化雨舒桃李,光風被草萊。
題詩思令弟,憑雁寄金臺。
圣明的君主重視文化教育,挑選才俊擔任儒官。你將到京城附近任職,秋季結束后便會開啟講學。你的教誨如化雨滋潤桃李,德澤如光風覆蓋荒野。我寫詩懷念你的弟弟,托大雁把詩寄往京城。
崇:重視。
簡:挑選。
日邊:指京城附近。
鳴鐸:搖鈴,這里指赴任。
講帷:講學的地方。
化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光風:雨過初晴時的和風。
草萊:荒野。
令弟:尊稱對方的弟弟。
金臺:指京城。
此詩應創作于君主重視文化教育的時期,作者的友人鄭璧潤被選為儒官去擔任訓導一職,作者寫詩相贈。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友人任職,贊美友人的才德和教育工作。其特點是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重視文教的社會風氣。
春在已愁熱,夏來還解涼。一年又如許,萬事更須忙。情薄忘花減,心危愿歲穰。平生只坐懶,何藥療嵇康。
遠望空山里,天寒夕夢孤。林昏行魍魎,江晚變?蕪。課議難容我,交游重有吾。論文輕咳唾,問俗到耕鋤。何事虛齋里,猶分苜蓿盤。高林容偃蹇,眾翼避扶摶。黑夜文星動,青天劍氣寒。終南山正好,那得悔儒官。自是麒麟種,卑棲又幾年。故廬南雪下,短褐北風前。歲暮山林瘦,天高雨露偏。惟應丈夫志,未受故人憐。卓犖恒山秀,相逢幾抱琴。五年風雨別,四海弟兄心。嶺外梅花遠,山中桂葉深。定知嵇叔夜,高興滿云林。洛社推年久,清村照柿林。春風何處客,芳草獨行深。遺墨收秦刻,新詩學楚音。別離無一字,目斷白云岑。
居士才微學未深,靜思寧不愧中心。難忘北海千鐘酒,虛負西庵一炷沈。綺語效顰賡險韻,瑤琴學步鼓純音。此番公案休拈出,祗恐相傳入笑林。
異地同為客,看花更屬秋。云連去國目,雁引望鄉愁。隴樹迷關道,吳山蔽驛樓。忍將宋玉恨,還共李膺舟。
潦海旌旗一歡嘆,國看日蹙豈無涯。十年聚訓思句踐,更有何人式怒蛙。
羈旅閱世紛,坐念百憂集。共子時劇談,滿懷冰雪潔。儀型誰有常,梅花靜玉立。何用對忘憂,歲寒端有益。
四載驅馳一念馀,朝天歸闕兩何如。了翁徒奉便宜詔,德秀終思衍義書。豈有忠言垂國史,漫勞資政寵戎車。單騎已遜汾陽久,市駿休言自隗初。
吳姬日暮隔云歌,玉腕羅裙采芰荷。畫槳浮空看不見,娟娟微月照湖波。
我昔謫湖湘,凌冬出畿甸。驅車隴阪間,風雪朝盈面。六合亙頑云,九疑悵難見。披圖感舊游,流光去如電。
四壁空留宅,雙旌漫典州。無錢堆別屋,有石壓歸舟。縱未封孫叔,猶當廟柳侯。吾銘皆實錄,亦足繼前修。歲晚淹留潦霧間,朱幡雖寵變蒼顏。潁川鳳下來何晚,浪泊鳶飛去不還。道遠返喪新燧改,州貧無賻旅囊慳。新邱莫嘆封塋儉,絕勝癡人錦裹山。
雪寒渾未解,風力更狂吹。強飯憐君瘦,重裘覺我衰。酒香紅面頰,燈影黑須眉。黃鶴山中地,求田已有期。
今日猛醒知獲麟,精丸曙色大相瞋。腐生畸性何曾解,垣角垂蛛待網塵。
江云載客愁,江色未分曙。君若回首時,莫忘別離處。
錦囊以上不堪言,老郭元來亦是仙。笑殺城中諸年少,欲持阿堵問君傳。
早覺神仙天,何言霸業銷。臺馀煙點點,嶂列翠迢迢。宿案誰能了,悲歌差足豪。載馳游子意,敢訴去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