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梅關
未識梅關路,今朝應馬行。
祠存賢相澤,亭勒福泉名。
古寺藏林影,清猿出洞聲。
親庭殊未遠,回首不勝情。
未識梅關路,今朝應馬行。
祠存賢相澤,亭勒福泉名。
古寺藏林影,清猿出洞聲。
親庭殊未遠,回首不勝情。
我之前從未走過梅關這條路,今天騎著馬踏上征程。這里有紀念賢相的祠堂留存著賢相的恩澤,亭子上刻著福泉的名字。古老的寺廟隱藏在樹林的影子里,清啼的猿猴發出從洞中的聲響。故鄉離我還不算遠,回頭望去,心中滿是眷戀之情。
應馬行:騎著馬前行。應,隨、乘。
賢相:可能指曾在梅關有過貢獻或影響的賢能宰相。
勒:刻。
親庭:指故鄉、親人所在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首次經過梅關,可能是在赴任、游歷等行程中。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在途中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旅途思鄉之情,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旅途的常見情感與心境。
靈源坐癡兀,萬事付天真。何事禪和子,相逢礙塞人。
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盡,龜哥眼赤。
村南村北春水鳴,村村布谷催春耕。手捧飯盂向天祝,明日插秧還我晴。
歸也歸也。本元歸也。兩人沒觀瞻也。被清風白云,全日常招也。王害風此翻去也。勸諸公、尋玄妙,更休思也。看假軀、不如無也。到今方超彼岸,我咱知也。要重見這回難也。
血滴成花不自歸,銜愁猶泣在天涯。秋聲又比春□苦,除卻淵明勸得誰。
求友空歌伐木聲,逢君真見古人情。跡因避世青山近,心為憂時白發生。倚杖暮云花徑遠,捲簾春雨荔陰清。除將問道尋師外,那得龐公肯入城。
幕府清資新雨露,高陽舊第久塵埃。百年遺老知誰在,應喜遼東鶴下來。
碧山既偕賞,青溪倏傷別。游絲行處墜,云光望中滅。流思記幽蹤,軫情眷芳節。無由展良覿,從茲委娛悅。
嘯歌誰會意,風色動嚴城。天夕孤鴻過,山秋萬樹鳴。故人湖海夢,游子歲時情。坐惜瑤芳歇,空除又月明。
粉本翻新樣。細評量、檀槽頓改,宮移羽換。魚服風雷騰異響,一顆明珠璀璨。恰分得、鹍弦一般。不用關山彈夜月,仗聰明、纖手調來慣。合付與,長相伴。煙云香夢前朝幻。再相逢、酒酣燕市,都官俊眼。漫作天涯淪落感,可有春魂重返。又經過、華陽別館。芳樹漢陽留爪跡,只驚鴻、影子供吟玩。曲休顧,廣陵散。
仁壽宮中稱萬壽,仰瞻天表祝華封。旨傳賜吃長生面,捧出蟠花御盌龍。
抱病臥林壑,思君安可親。忽蒙枉書札,便已愜心神。曲藝竟何益,虛名常愧人。沜東有垂柳,堪送百年身。
十年丹扆夢中情,幾向長安對月明。鳳闕未曾開曙色,龍池先已聽鐘聲。焉知落落孤蹤士,獨抱區區萬里誠。卻恨相如獻詞賦,不將憔悴及蒼生。
施家有兩兒,以藝干齊楚。文武各自備,托身為得所。孟公問其術,我子親教汝。秦衛兩不成,失時成齟齬。
禁漏穿花夜已央,宮槐籠曉色蒼蒼。殷勤一點東華日,先到紅鸞扇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