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燕四首 其一 營巢
何處歸來白玉堂,交梭故故弄斜陽。
語陳別緒聽偏苦,泥帶飛花墜亦香。
情識安危輕繡幕,吟知趩避空梁。
托身自結高棲穴,翠隱湘簾春草長。
何處歸來白玉堂,交梭故故弄斜陽。
語陳別緒聽偏苦,泥帶飛花墜亦香。
情識安危輕繡幕,吟知趩避空梁。
托身自結高棲穴,翠隱湘簾春草長。
燕子從哪里飛回了華麗的廳堂,它們如穿梭般在斜陽中嬉戲。訴說著離別之情,聽起來格外凄苦,帶著落花的春泥落下也散發(fā)著香氣。它們能感知安危,輕視那錦繡簾幕,知道避開空蕩的屋梁。自己選擇在高處筑巢棲息,翠綠的簾子掩映,春草悠悠生長。
白玉堂:華麗的廳堂。
交梭:像梭子一樣來回穿梭。
故故:故意,屢屢。
趩:疾行的樣子。
湘簾:用湘妃竹做的簾子。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看到燕子營巢等活動后有感而發(fā),當時社會環(huán)境或許較為安定,詩人有閑情觀察自然,借燕子表達自身情感。
這首詩以燕子為主題,生動描繪其活動。主旨在于借物抒情,突出燕子的聰慧和獨特選擇。語言優(yōu)美,藝術手法運用得當,在詠物詩中展現出獨特魅力。
嚴凝天氣,近臘時節(jié),寒梅暗綻疏枝。素艷瓊苞,盈盈掩映亭池。雪中欺寒探暖,替東君、先報芳菲。暗香遠,把荒林幽圃,景致妝遲。別是一般風韻,超群卉、不待淡蕩風吹。雅態(tài)儀容,特地惹起相思。折來畫堂宴賞,向尊前、吟詠憐伊。漸開盡,算閑花、野草怎知。
空林月落大如盤,雞犬無聲曉氣寒。童子儗謀朝一食,玉杯盛得露漙漙。
靜閱光陰惜歲華,低頭無語倚窗紗。新愁舊恨風前葉,倦態(tài)羞容雨后花。吟就白頭空自惜,織成錦字向誰誇。早知薄命難終愛,何必生來愿有家。
荻花楓葉憶秦姝,切切么弦細欲無。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須。
削平水土窮滄海,畚鍤東南盡會稽。山擁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闕架云霓。秘文鏤石藏青壁,寶檢封云化紫泥。清廟萬年長血食,始知明德與天齊。
結駟鳴鑣出帝城,薊門春盡客心驚。千行綠樹垂車蓋,百尺黃塵擁旆旌。負弩何須煩縣令,乘軺差不誤書生。浮云漠漠迷鄉(xiāng)國,悵望長途落日明。
試將千里看山眼,來訪山中佛祖家。已識黃山真面目,主山猶放白云遮。
荊州一席不肯取,晉鼎百年寧忍移。不死盧循函首日,忍看張偉授罌時。
春近柳依依。天臺客未歸。任東陽、減卻腰圍。手撚梅花吟未了,驚眼底、雪花飛。相對兩忘機。青山陡覺非。想鵝池、夜令難違。誰道子猷豪富甚,銀箬笠、玉蓑衣。
趙子相逢關塞間,一聞消息破愁顏。也知念舊心猶在,頗怪題詩寄尚慳。已分低頭從簿領,卻因歸夢見江山。俱依風月應長好,誰似先生耐得閒。
名園仍北郭,小徑入東林。地憶先皇賜,天回上客吟。當尊荷芰色,滿座薜蘿心。冉冉長安月,飛光下翠岑。
曾向山中住,黃花爛漫栽。主人緣愛竹,三徑不教開。
曉來翹首矚晴霄,紫氣多從日下飄。破臘葭莩飛玉琯,迎春梅柳媚霜條。共誇此日歡方洽,未信明年暖尚遙。環(huán)佩趨朝天闕曉,五云重睹鳳儀韶。
綠荷舒卷涼風曉,紅萼開縈紫菂重。游女漢皋爭笑臉,二妃湘浦并愁容。自含秋露貞姿結,不競春妖冶態(tài)秾。終恐玉京仙子識,卻將歸種碧池峰。
傾國從來少并芳,人間那得兩巫陽。丹青不解傳真態(tài),恐是菱花對晚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