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圖畫
病起見圖畫,云門興似饒。
衲衣棕笠重,嵩岳華山遙。
命在齋猶赴,刀閑發盡凋。
秋光漸輕健,欲去倚江橋。
病起見圖畫,云門興似饒。
衲衣棕笠重,嵩岳華山遙。
命在齋猶赴,刀閑發盡凋。
秋光漸輕健,欲去倚江橋。
病好后看到圖畫,對云門的興致好像很濃厚。僧人的衣服和棕笠顯得很沉重,嵩山和華山顯得那么遙遠。只要命還在就依舊去參加齋會,刀閑置不用頭發都掉光了。秋光中身體漸漸恢復輕健,想要前往倚靠在江橋之上。
云門:佛教禪宗的一派,這里可能指代與云門宗相關的景致或修行之地。
衲衣:僧衣,由許多碎布片補綴而成。
棕笠:用棕葉編制的斗笠。
嵩岳:即嵩山。
齋:指佛教的齋會等宗教活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荊州患病,病好后看到圖畫,由此引發了內心的感觸和聯想。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對修行生活有所追求,又因身體原因有所阻礙的狀態。
這首詩主旨圍繞病后心境,展現了詩人對修行和自然的情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能讓我們了解詩人特定時期的生活與心境。
日維乙未月丙戌,青天無云月東出。舟人喧豗夜濤發,翻沙轉石紛出沒。是時水淺舟在地,閘門崔嵬晝方閉。閘官醉睡夫走藏,倉卒招呼百無計。民船棄死爭赴閘,楫倒檣摧動交碎。舟人號豗乞性命,十里呼聲震天地。我時兀坐驚舂撞,攬衣而起心徬徨。同行無人仆隸散,獨與船月相低昂。攀崖陟磴不得上,咫尺如在天一方。流行坎止信有數,向來蔑視淮與江。霜風欺人衣袂薄,呼童酌酒累數觴。燈殘酒醒閘亦過,北斗墮地天茫茫。
江南稻,雪色白可喜。去年八月天雨多,戢戢禾頭盡生耳。里正急公租,饑人若羸鬼。海獠大無知,毒螫肆蛇虺。軍府上變羽檄飛,白日森然五兵起。鼓鉦動地火赩天,性命鴻毛同一燬。古者反側加天誅,殲厥渠魁固常理。賣劍可牛刀可犢,不忍農夫亦遭此。
長安大道八達分,道旁甲第連青云。夜月長明七貴宅,春風偏在五侯門。貴侯勢焰不可炙,烈火射天天為赤。家僮盡衛明光宮,侍史皆除二千石。一朝盛衰忽顛倒,夜月春風亦相笑。鳳笙龍管坐不來,又向東家作新調。東家車馬日已多,向來賓從無經過。貴賤交情總如此,翟公何事嘆雀羅。
商飆激疏牖,蟋蟀鳴墻陰。志士恒感秋,況乃違所欽。之子役王事,遠適閩江潯。攬衣起追送,渺彼川涂深。少小從子游,方軌馳文林。時去志愿違,素發忽滿簪。撫景嘅今昔,惻愴情難任。愿言顧離索,惠我瓊瑤音。
春日高樓聞竹枝,梨花如雪柳如絲。珠簾不被東風捲,只有空梁燕子知。
名家述律挺賢豪,千里濠梁喜見招。日月光華瞻帝里,風云咫尺上仙橋。每夸給事登廷陛,卻訝征商近市朝。何似吳興山郭夜,水晶宮里聽吹簫。
蜀魄千年西復西,何時風隔別幽棲。中原萬里多芳樹,卻傍五云深處啼。黃塵點鬢欠知幾,忘卻蒼苔滿釣磯。想是山靈懶馳檄,祗今啼鳥勸人歸。石棧天梯路久通,羽毛何地不春風。到今不信堯夫語,浩蕩乾坤一氣中。
山色一樓雨,江聲兩岸秋。舊游多少夢,都付秣陵舟。
草屋柴門無點塵,門前溪水綠粼粼。中間有甚堪圖畫,滿塢桃花一醉人。
白白晴云望里飛,寸心日夜念庭闈。到家喜慶承顏處,春酒盈卮五色衣。
亭館曉氤氳,參差翠靄分。紆回一片石,遙隔幾重云。香霧龍驂下,松風鸞嘯聞。何當擷巖桂,于此臥清芬。
卓犖才華邁子云,紫薇花底散清芬。一池墨水時相近,滿案芭蕉日更勤。金匱夜抽書總秘,玉堂晝直漏稀聞。宦情莫嘆遭逢晚,圣主于今正右文。
老翚筆意師觀遠,怪石長松氣凜然。四十年來真跡亂,夕陽紅樹滿山川。
一宿誰能覺,青山不自知。野花開凈土,明月映清池。方外緣何熟,從前事可疑。豁然鐘響徹,總是夢醒時。
讀報欣然共賦詩,古來忠佞各殊岐。彼猶愧見蔣穎叔,君盍自期劉器之。惡草剪除雖一快,芳蘭銷歇已多時。懷哉康節先生語,作事莫教人縐眉。兩載相依笑陸沉,鶉衣不羨錦為衾。渠儂眩耀麒麟楦,我輩翻騰駑驥吟。朝去一兇憂稍歇,邊留五大禍尤深。棟梁培植誰之責,莫遣斧斤終日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