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落照
落日千山赤
平林一帶青
翁方賣魚去
孤楫自橫汀
落日千山赤
平林一帶青
翁方賣魚去
孤楫自橫汀
夕陽西下,千萬座山巒被染成一片赤色;平緩的樹林,望去是一抹青翠的顏色。老漁夫剛剛帶著魚去售賣,孤舟無拘地橫泊在水灘之畔。
平林:平緩的樹林。
一帶:一片、一抹,形容顏色連貫。
楫(jí):船槳,此處代指船。
橫汀(tīng):橫泊在水灘;汀,水中小洲或水邊平地。
此詩為描繪漁村即景之作,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詩人游歷鄉間時,捕捉落日時分漁村的鮮活場景即興而作。
全詩通過自然景色與漁人活動的結合,展現漁村寧靜質樸的生活圖景,語言清新明快,畫面感強,是一首典型的田園寫景小詩。
洗缽焚鈔去,瞻云倚棹歌。離鄉吳語變,入詠楚騷多。五老峰頭瀑,三江雪后波。?衣棕笠子,袖手看嵯峨。
丘壑未應容謝傅,袞衣行見命周公。自有薰風來解慍,更無箕舌巧為讒。殿上神光瞻舜禹,壁間俊氣識伊萊。
老去流年祇暗驚,一生心膽解誰傾。青裙白發終無恙,老眼皇天亦自明。舊業此身真不阻,綱常萬古恐非輕。薰風六月榴花酒,謝得鄰姬感嘅情。
四月黃梅落盡時,張公祠畔有遺枝。攀來似帶春前色,留此累累爾為誰。
騷人搖落意,今古得無同。未減三時月,唯多四壁風。砌蟲吟蟋蟀,階葉走梧桐。天宇何寥廓,誰堪老此中。
公子留賓錦作筵,卻憐歡賞動韶年。瓊枝照夜無雙艷,璧月臨春第一圓。幕里仙姝憐紫玉,座中詞客重青蓮。醉歸不問金吾禁,魚鑰天明恰已傳。
衣似蒼山之雪,目如洱海而清。長身玉立正青春。依稀何處識,自道乃“阿鵬。”細數民情名勝,興來一曲新聲。扶攜言笑見真誠。更添山水秀,淳樸白家情。
檐牙喚起前時夢,遠信憑君便有期。歲暮柴門今事少,寒暄音問不須知。
鑼鼓聲來肅靜牌,旂分龍虎兩邊排。鄉民簇擁泥神至,行過南街上北街。
舊統邊軍赤水犀,新封京觀是鯨鯢。文昌奏入中黃霽,武庫兵收太白低。
清凈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以大愿力出世間,示梵王身宣正法。三十六旬有六日,惟有此日最吉祥。稽首慇勤一瓣香,萬歲千秋為壽考。
樓上從容曉日明,春風隨意動郊坰。定知有象根沖漠,未信至精惟杳冥。萬化淳時春藹藹,一元亨處雨零零。忘言共倚欄干曲,綠滿周原水滿汀。
遐荒九日多幽悰,禪臺隱隱臨高墉。徘徊暫撫莓苔石,突屼已見芙蓉峰。興孤南菊客不飲,心滿西莊天未從。曲欄矯首動馀感,歸鳥盡背黃昏鐘。
余生堪笑笑復嗟,窮谷不走走天涯。天涯道路阻且賒,巨鯨吸風涌浪花。寄身一葉不乘槎,瓊城作客復聞笳。萬里愁心不可遮,西南有土名浮沙。好友招游煙景奢,秋力薄不變蒹葭。朝暮紅生上海霞,但宿鷗鷺死桑麻。萬丈之水不可加,不然頑土何足誇。地腳既短如巖谺,蓬島鰲擎終傾斜。渺小難以蟠龍蛇,四水環回深且洼。十年之前有僧家,縛茆架屋彈琵琶。嗟吁豈不愧袈裟,我欲乘之作歸艖。
松根一片蕭蕭雨,開門白云千頃。縹緲瀑邊鐘,倚殘釭愁聽。草堂今夜永,更添了幾分禪病。舍瑟無言,據梧不寐,有懷誰省。煮茗。記年時,風檐底,搖搖半窗人影。喚起老彌明,與詩聯石鼎。此心如廢井。問誰與滴反清冷。別來久,屋角垂楊,尚絆人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