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十八 曾子
全歸有名訓,珍重恐傷膚。
小子啟手足,吾今知免夫。
全歸有名訓,珍重恐傷膚。
小子啟手足,吾今知免夫。
身體完整地回歸(指善終)有明確的訓誡,要格外珍惜自己的身體,生怕有所損傷。曾子臨終前讓弟子看看自己的手腳,說如今我知道自己能免于毀傷身體了。
全歸:指善終,身體完整地回歸自然。《禮記·祭義》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
名訓:有名的訓誡。
小子:指曾子的弟子。
啟手足:掀開被子看自己的手腳。《論語·泰伯》記載曾子臨終時說‘啟予足!啟予手!’,意思是看看自己的手腳是否完整無損。
免:免于毀傷身體
此詩圍繞曾子的事跡創作。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稱。在古代儒家觀念里,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毀傷是孝道的重要內容。曾子臨終時讓弟子看自己手腳是否完好,體現他一生堅守孝道。作者寫此詩是為宣揚和贊頌曾子這種孝道精神。
主旨是宣揚孝道,突出曾子對孝道訓誡的嚴格遵循。特點是以簡潔語言結合典故闡述道理。在宣揚傳統孝道文化方面有一定影響,讓后人更了解曾子的孝行。
正憂蘊蘊與隆隆,怪得連朝起大風。酷日從今宜斂暑,大王自古解稱雄。中庭老樹吹將折,破屋重茅卷已空。可是南溟茝欲化,爰居先避魯門東。非雨非雷勢可乘,柔枝弱葉力難勝。疾于健將追奔馬,豪似吟仙賦大鵬。柱砥潛移黃蟻穴,山屏盡啟白云縢。直須少霽飛廉怒,水落圩田谷再登。
屐齒破苔色,林塘欣共尋。水光連竹塢,山翠上衣襟。疏柳搖斜日,高梧轉晚陰。娵隅休入詠,可怕兕觥深。
勸公一,識取心王萬事畢。六塵堆里拾得來,歷劫元來未曾失。
一夜西風驀地寒,吹將黃葉上欄干。春來秋去忙如許,未到晨鐘夢已闌。
床上書連屋,階前樹拂云。將軍不好武,稚子總能文。醒酒微風入,聽詩靜夜分。絺衣掛蘿薜,涼月白紛紛。
嵯峨片石,是云峰仙掌。天半飛來屹相向。記曾揮、醉墨剔蘚留題,題未竟、酣臥池邊小舫。浮云同變幻,第宅更新,石友深盟可無恙。花竹影蕭疏,雨態煙姿,都移入、畫屏風上。悵料理、琴書有時來,怎忘了停驂,故人門巷。
河鼓天孫各老成,無愁可解任秋聲。癡兒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針斗眼明。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豈識別離情。未能免俗消光景,醉臥西風夢亦清。歲歲今宵乞巧樓,疏星如弈月如鉤。莫將寒信侵房屋,肯把閒情問女牛。兒笑無書空曬腹,婦言有酒可澆愁。鵲慵竟失河橋約,盡日喳喳古樹頭。
釋迦掩室,過犯彌天。維摩杜詞,自救不了。如何如何,口門太小。
斗灑亦醉石亦醉,到心惟作平等觀。此中消息有盈朒,春夢一覺秋風寒。中原一士多廳姿,縱橫宇合卑莎維。人言畢肖在須眉,茫茫心事疇誰知。嬰武伺人工趣語,杜鵑望帝凄春心。太平歌舞且拋卻,來向神州愾陸沈。南山豆苗肥復肥,北山猿鶴飛復飛。我欲蹈海乘風歸,瓊樓高處斜陽微。
章臺杜牧之,長安孟東野。憶君飛筆時,何處木蘭下。
幽意忽不愜,歸期無奈何。出門流水注,回首白云多。自笑燈前舞,誰憐醉后歌。祗應與朋好,風雨亦來過。
魏公如管仲,封禪止文皇。侈心晚猶在,厥婦故敢猖。誣彼七十君,哀哉為民殃。
期修玩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滯留。縱有侯芭常載酒,惜無李白共登樓。蛩催織婦貧非懶,云掩霜娥老似羞。應笑山翁癡守待,滿身風露冷貂裘。年年待月引壺觴,坐對中庭玉一方。靜夜忽驚云作雨,索居空使客思鄉。荒雞聲續檐花滴,蝴蝶夢回巖桂香。何處高樓見山闊,快予吹笛據胡床。
付法傳心,將錯就錯。立雪斷臂,隨邪逐惡。本色衲僧,如何評溥。達磨大師,露出一膊。
極樂三軍士,誰知百戰場。無私齊綺饌,久坐密金章。醉客沾鸚鵡,佳人指鳳皇。幾時來翠節,特地引紅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