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其三
落葉下亭皋,歲暮不自聊。
羈旅無定所,翩翩若蓬飄。
開軒一以眺,四野何蕭條。
心隨商猋飛,目共秋旻遼。
寒煙結遠隰,馀景散陵喬。
冉冉羲娥馳,興往不可要。
落葉下亭皋,歲暮不自聊。
羈旅無定所,翩翩若蓬飄。
開軒一以眺,四野何蕭條。
心隨商猋飛,目共秋旻遼。
寒煙結遠隰,馀景散陵喬。
冉冉羲娥馳,興往不可要。
落葉飄落在水邊高地,年末時我心情煩悶。在外漂泊沒有固定居所,像蓬草一樣四處飄蕩。打開窗戶眺望,四野多么蕭條。我的心隨著秋風飛揚,眼睛與秋空一同遼遠。寒煙在遠處低濕之地凝聚,夕陽余暉灑落在山陵和喬木上。太陽和月亮匆匆運行,過去的興致已不可再求。
亭皋:水邊的高地。
不自聊:煩悶、無聊。
羈旅:寄居他鄉。
商猋:秋風。
秋旻:秋天的天空。
遠隰:遠處低濕的地方。
馀景:夕陽的余暉。陵喬:山陵上的喬木。
冉冉:漸進的樣子。羲娥:指太陽和月亮。
要:通“邀”,邀約。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羈旅他鄉之時。年末之際,看到秋景蕭索,引發了詩人對自身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之愁和時光易逝之感。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羈旅生活和時光流轉的常見情感表達。
相知四十年,故國與長安。
俱喜今辰在,休論往歲難。
海鳴秋日黑,山直夏風寒。
終始前儒道,升沈盡一般。
爽氣遍搜空,難堪倚望中。
孤煙愁落日,高木病西風。
山寂樵聲出,露涼蟬思窮。
此時塵外事,幽默幾人同。
軺車難久駐,須到別離時。
北闕定歸去,東山空作期。
綠苔勞掃徑,丹鳳欲銜詞。
楊柳開帆岸,今朝淚已垂。
洞門穿瀑布,塵世豈能通。
曾有游山客,來逢采藥翁。
異花尋復失,幽徑躡還窮。
擬作經宵計,風雷立滿空。
縱征終不起,相與避煙塵。
待到中興日,同看上國春。
新詩說人盡,舊宅落花頻。
移覓深山住,啼猿作四鄰。
花宮城郭內,師住亦清涼。
何必天臺寺,幽禪瀑布房。
簟舒湘竹滑,茗煮蜀芽香。
更看道高處,君侯題翠梁。
寸心唯自切,上國與誰期。
月晦時風雨,秋深日別離。
便休終未肯,已苦不能疑。
獨愧商山路,千年四皓祠。
忍歷通莊出,東風舞酒旗。
百花無看處,三月到殘時。
游塞聞兵起,還吳值歲饑。
定唯荒寺里,坐與噪蟬期。
終不離青山,誰道云無心。
卻是白云士,有時出中林。
昨日擎紫泥,明日要黃金。
炎夏群木死,北海驚波深。
伏蒲無一言,草疏賀德音。
廬阜東林寺,良游恥未曾。
半生隨計吏,一日對禪僧。
泉遠攜茶看,峰高結伴登。
迷津出門是,子細問三乘。
老歸江上村,孤寂欲何言。
世亂時人物,家貧后子孫。
青山寒帶雨,古木夜啼猿。
惆悵西川舉,戎裝度劍門。
江頭去時路,歸客幾紛紛。
獨在異鄉歿,若為慈母聞。
青春成大夜,新雨壞孤墳。
應作芝蘭出,泉臺月桂分。
妾家五嶺南,君戍三城北。
雁來雖有書,衡陽越不得。
別久情易料,豈在窺翰墨。
塞上無煙花,寧思妾顏色。
謝城還擁入,師以接人勞。
過午休齋慣,離經吐論高。
頂寒拳素發,珠銳走紅絳。
終憶泉山寺,聽猿看海濤。
斜日下孤城,長吟出點兵。
羽書和客卷,邊思雜詩情。
朔雪定鴻翼,西風嚴角聲。
吟余多獨坐,沙月對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