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瞻竹?
野食不穿囷,溪飲不盜盎。
嗟?獨何罪,膏血自為罔。
陰陽造百物,偏此愚不爽。
肥癡與瘦黠,稟受不相髣。
王孫處深谷,小若兒在襁。
超騰避彈射,將中還復枉。
一朝受羈緤,冠帶相賓饗。
愚死智亦擒,臨食抵吾掌。
野食不穿囷,溪飲不盜盎。
嗟?獨何罪,膏血自為罔。
陰陽造百物,偏此愚不爽。
肥癡與瘦黠,稟受不相髣。
王孫處深谷,小若兒在襁。
超騰避彈射,將中還復枉。
一朝受羈緤,冠帶相賓饗。
愚死智亦擒,臨食抵吾掌。
在野外覓食不會去弄破糧倉,在溪邊飲水不會去偷取水甕。可嘆竹?究竟有何罪,自身的膏血卻成了羅網中的目標。陰陽造化孕育萬物,偏偏這竹?愚蠢又不明事理。胖而癡笨與瘦而狡黠的,所受的稟賦各不相同。竹?生活在深谷中,小得如同嬰兒在襁褓。它跳躍著躲避彈射,快要被射中時又能逃脫。一旦被束縛住,就會被戴上冠帶當作賓客來款待。愚笨的死了,聰明的也被擒獲,面對食物時真讓我拍掌感嘆。
囷(qūn):圓形的谷倉。
盎(àng):一種腹大口小的容器。
罔:同“網”,這里指羅網。
愚不爽:愚蠢而不明事理。
髣(fǎng):同“仿”,相似。
羈緤(jī xiè):束縛。
賓饗(xiǎng):以賓客之禮款待。
此詩是蘇轍次韻蘇軾之作。蘇軾蘇轍兄弟常相互唱和,在詩歌創作中交流情感與思想。當時他們可能在探討自然萬物的生存狀態和命運等話題,蘇轍由此創作此詩,借竹?的遭遇來抒發感慨。
這首詩以竹?為對象,通過描寫其生存狀態和悲慘命運,反映出自然與社會中弱肉強食、愚者易被利用的現象。詩風質樸,寓意深刻,展現了蘇轍詩歌關注現實、富有哲理的特點。
霜松雪竹老重尋,南蕩東陂水自深。鳳去宅存誰與住,不如作寺免傷心。老無稚子為應門,病有毗耶伴此身。相府梵宮均是幻,卻須舍宅即離塵。日邊賜額寺名新,雞犬猶迎舊主人。見說小兒齊拍手,半山寺主裹頭巾。
氣通霄漢潤通泉,融結還從太古年。數點青螺云起處,散為霖雨遍山川。
柳子留遺廟,頹垣滿野蒿。此行將雨露,亦復繼風騷。墨綬淹叢棘,青云想鳳毛。京華重聚首,馬骨羨君高。
吾道江河水,文章奎壁精。寒光無楚越,清潤足瓶罌。絕徼兵戈少,青衿弦誦鳴。新秋占氣候,應產紫芝榮。
蝶襖鸞絳結束新,還加半臂可兒身。湘裙短露雙鉤小,步出中廳不怕人。
壞閣尚岧峣,寒房繞寂寥。木撐危殿角,草出斷碑腰。門鑰凝塵滅,香爐火氣銷。竟空惟佛觀,亦自有榮彫。
古殿荒涼梅正繁,春風花滿給孤園。主人底事忘歸去,誰遣清香撲酒樽。
少年休恃少年誤,我亦從來做少年。失著一鞭向前去,望洋今日嘆流連。
廿年日下清游倦,久悵紅霞棲碧山。但顧浮生少閑日,何曾一刻夢花閒。幾枝裊娜佇塵中,為有騷人別樣紅。黃葉村居新得句,可傳聲教可移風。榮暉歲歲報東君,陶令遺篇尚與聞。倚岸葳蕤花下客,臨津莫不仰青云。拈花一笑笑無多,世界微塵人若何。縱使桃源雞犬在,斜陽誰肯渡煙蓑。此花端合瑤池發,焉得凡間作逸民。莫謂千秋風月改,天猶皇漢地猶秦。
榆柳蔭我門,蘿薜網我屋。開窗與山對,逶迤見深谷。風來地如掃,云傍檐下宿。藥苗青蓋畦,桑柘連村綠。半間鶴平分,清玩靡不畜。縱橫列左右,畫卷雜詩軸。無侶酒一壺,有客棋再局。好琴棄書置,惜書典琴贖。筆床乾燕泥,茶煙暗溪竹。同游半紆紱,諸弟皆食祿。經年不入市,鄰曲還往復。黃雞啄黍肥,今歲畬田熟。新春已儲庤,機鳴絹盈柚。衣食在溫飽,官賦期早足。理亂既不知,亦竟忘寵辱。白頭抱遺經,自課兒曹讀。
寒梅映月兩三枝,也許天人共此時。漫道懸壺非救世,何堪因禍只得詩。草間高士自修道,宮里喬娃正畫眉。載酒江南先報老,不鞭名馬不多癡。
邊城巡幸駐天兵,鐵騎如云勢莫嬰。一鼓即成除暴績,六軍俱奏凱歌聲。遠頒鳳詔初回馭,遙奉鑾輿喜入京。圣主實同天地德,萬年一統樂升平。
人物風流自六朝,故山圍國尚苕蕘。只應王氣奔瑤闕,噴作江聲萬里潮。
曉庭微雨濯瑤華,愧殺群芳醉落霞。恐與蟠桃共花譜,三千年一耀靈葩。
傳聞梁父不堪吟,零落相逢淚滿襟。一疏更生先見力,三年子夏獨居心。魚龍江上悲湘瑟,麟鳳山中戀舜琴。大節不隨天地變,烈風雷雨漫相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