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長
半簾花影西風飐。冷逼鳳鐙孤焰閃。
移妝檻。鋪文簟。十二雕窗和月掩。
離愁濃似釅。宮樣雙蛾長斂。
檀枕夢醒回粉臉。淚珠三四點。
半簾花影西風飐。冷逼鳳鐙孤焰閃。
移妝檻。鋪文簟。十二雕窗和月掩。
離愁濃似釅。宮樣雙蛾長斂。
檀枕夢醒回粉臉。淚珠三四點。
西風吹動,半簾花影搖曳。寒冷逼得鳳燈的孤焰閃爍不定。移動梳妝的欄桿,鋪上華麗的竹席。十二扇雕花窗戶和月光一同被掩上。離愁濃重得像醇厚的酒,女子像宮廷妝容那樣的雙眉長久緊蹙。在檀木枕上夢醒,回過粉臉,落下三四點淚珠。
飐(zhǎn):風吹物使顫動。
鳳鐙:飾有鳳凰圖案的燈。鐙,同‘燈’。
妝檻:梳妝臺。
文簟(diàn):有花紋的竹席。
釅(yàn):指酒、茶等飲料味厚。
宮樣雙蛾:像宮廷女子那樣的雙眉。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描繪的女子獨居哀愁來看,可能是寫閨中女子思念遠方之人,或許創作于古代女子常被禁錮于深閨,情感難以抒發的社會環境下。
這首詞主旨是寫女子離愁。其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和細節刻畫來展現情感,語言華麗優美。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婉約詞風對女子情感的細膩描繪。
屈子行吟未是哀,莊生齊物莫輕猜。遷喬何似居幽去,成佛都從面壁來。噩夢可憎醒更厭,深情欲揭抱難開。憑誰為寫風云態,日下應多作賦才。
遼水窮邊牟蓋東,鎮人今始識儒宮。詩書直化三韓遠,文軌須令萬國同。隼度塞云秋有雪,鰲翻海浪晝多風。知君回首神州路,一發青山落照中。
江郊風景頗深幽,偶此拿舟得載游。新草路迷誰辨樹,舊磯波暖共尋鷗。學人渚燕頻來往,似客汀云任去留。醉里有懷空悵望,淡煙斜日滿青丘。
十八盤山北去賒,順川流水落南涯。真馮一堵邊墻土,畫斷乾坤作兩家。
幽人寥落思無窮,付與軒昂一曲終。欲罷不能行且止,泣麟嗟鳳鼓悲風。
入眼山花盡笑迎,雙鳧飛處雨初晴。二年踏遍桃溪路,攜酒尋春只此行。
山人種杏白云中,谷口花開千樹紅。自惜朦朧帶朝露,莫愁零落向春風。春風幾度花開日,煉得丹成應可食。妙年有術濟人多,況君自是餐霞客。
又到今春風雨夕,一階花落委塵積。故思離合兩相隨,并入殘枝重化碧。
九夏南風入舜琴,恩風澤雨浹飛沈。陪京最是儀形地,先識君王解慍心。
北風吹霜百草折,官舍人家梅盡發。橫枝放暖天為香,亂蕊凝寒雪逾潔。今古何人解愛梅,繁花空自雪中開。愁云夜掩凌風觀,蔓草秋生卻月臺。風流獨數巢居閣,門閉孤山老雙鶴。不轉胡姬笛里生,寧隨漢女宮中落。君向林間住日長,相逢花底未渠央。最宜明月照行旆,不憤飛花落酒觴。酒邊花下堪留客,回首東風拂行跡。明月扁舟歸去來,故園亦有凌霜柏。
陽浦通新霧,陰城帶古樓。君王罷歌舞,棟宇白云留。草色歲年換,客心江水流。暮昏仍一望,燈火萬家州。
磯頭系漁艇,林下訪樵牧。炯然一白鷗,獨有滿潭綠。獨酌玩溪水,溪水清且漪。山月忽飛來,皎然誰與期。酒醒悅山桂,流泉夜彈箏。獨上青峰去,中天見月明。坦坦黃金道,蛾眉七寶車。莫隨雙燕子,容易落人家。
秋入林坰晚覺涼,閒尋詩景步斜陽。笑渠羸馬風塵客,底事匆匆有許忙。
阿骨打取阿疏城,按出虎源金號成。混江赭馬隨鞭指,朔土黃龍次第平。山北誰容遼假息,南侵豈俟宋渝盟。乞買方圖分道入,徽欽已駕北轅行。立楚立齊仍冊宋,熙煬繼暴豈能攖。吳山立馬人何在,烏祿來燕眾始生。自璟及珣根漸撥,沙虎翻來鐵木旌。三十七輛和林道,五百馀人血淚盈。當年宋室何如此,守緒辭汴合禁聲。蔡州枉就承麟燼,黑水空辜負馬名。
蟏蛸矜小智,結網掛高楹。微蟲亦蠢爾,冥飛入其罾。居然取而食,皤腹縣晚晴。有蜂忽相觸,急趨欲有營。螫尾肆厥毒,丑物俄斃形。嗟哉機變者,飽食安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