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江都赴召為考功郎 其一
河陽花亦似江門,家近潘安洛水園。
一自仙郎歸起草,遂令星斗滿中原。
河陽花亦似江門,家近潘安洛水園。
一自仙郎歸起草,遂令星斗滿中原。
河陽縣的花也如同江門的景色,你家臨近像潘安居住的洛水園。自從你這位才俊入朝起草詔書,便讓才華之星布滿了中原大地。
河陽花:晉潘岳為河陽令,滿縣種桃李花,后因以“河陽花”為地方官善于治理之典。
江門:可能為地名。
潘安洛水園:潘安是西晉著名文學家,洛水園可能指潘安在洛水附近的居所,此處借指方江都的家環境優美。
仙郎:對對方的美稱,指方江都。
起草:指為朝廷起草詔書等重要文書。
星斗:比喻杰出的人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方江都被召為考功郎時,詩人為表達對友人的祝賀和期許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朝廷選拔人才,方江都憑借自身才華獲得入朝任職機會。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方江都入朝為官,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以景寄情。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贊美和對其未來作為的期待,在文學上體現了送別詩中積極向上、充滿期許的一類風格。
愛賢如渴吳夫子,不染世間兒女塵。老病不逢終不悔,后生誰復記斯人。
無朋巨筆抺丹砂,持去九重霄上斜。早畫一輪紅噴薄,晚涂西嶺半天霞。
幽棲出塵表,空翠連松竹。袖得碧苔篇,閑來石上讀。日暝欲忘歸,山空人轉獨。
全楚疲興筑,諸侯賀落成。侈心滋未足,大屈好非誠。往事不可問,野花空復情。秋禽委毛羽,猶似斷王旌。
故人于此墓,石亂水潺潺。忙盡剩白骨,閒來投碧山。雨崩封未厚,地瘠樹猶慳。可柰牛羊篴,聞之淚一潸。
郁郁蒼虬形,孤根盤厚土。皎皎白羽姿,遠自云端下。氣味本不侔,忽爾相依附。清白人共嘉,會合天所與。伊誰搆軒居,對之有佳趣。風號龍虎吟,歲晏珠玉聚。愿言同此心,貞素以相處。
褰衣度松聲,泉石泫斜照。采薇入山阿,白云起巖徼。仙人駕青牛,泠然下虛峭。璚璈鼓春風,空歌發微妙。擘麟傷玉醴,服之五情療。前林忽瞑色,海月涌圓嶠。天高帝清寒,萬里入遐眺。嵯峨玄通闕,磴道歸蘿蔦。孫登勞我思,木末戛長嘯。
騶虞神后出,佳氣藹山隅。瑞世千年出,從風百獸趨。質同金獬豸,性異白于菟。想見唐堯治,窗前展畫圖。
薊門迢遞雁門東,百二河山紫氣中。一自單于稱保塞,邊城弦管識春風。
茶遲火緩,一卷偷閒看。侍女嬉游行漸遠,知道今朝飯晚。詞箋待寫離情,宮商細酌新聲。簾里苦吟才罷,空憐廚下焦鐺。
離離朱蕊傍雕欄,雨葉煙跗夏未殘。無酒此鄉偏淡蕩,有書從竹共平安。花開錦里名長樂,樹出嵇家號合歡。何以北堂常植此,三荊同擬百年看。
花落江城寂寂春,柴扉深鎖碧山云。溪頭有棹閒如許,忙殺斜陽欲渡人。
日暮滄江上,收綸坐石磯。為憐霄漢客,暫解薜蘿衣。雨過苔初合,云深蕨正肥。相看俱白首,誰道故人稀。
一家才數口。債積尋常有。胸懷坦白性天然,守守守。八世青箱,卅年絳帳,奈予衰朽。春秋逾六九。最怕人呼叟。發鬒頒白興依然,抖抖抖。俠義精神,豪雄氣概,有恒無茍。
重衾又重茵,蓋覆衰懶身。中夜忽涕泗,無復及吾親。須臾殘漏歇,吏報國忌辰。凌旦騎馬出,溪冰薄潾潾。路傍饑凍者,顏色頗悲辛。飽暖我不覺,羞見黃州民。昔賢終祿養,往往歸隱淪。誰教為妻子,頭白走風塵。修身與行道,多愧古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