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九日憶漢求弟
一天秋瞑。人倚西風冷。愁折茱萸欹鬢影。數(shù)遍鱗鴻歸信。
是誰點綴秋光。陶籬菊吐新黃。料是登高游子,魂銷客里重陽。
一天秋瞑。人倚西風冷。愁折茱萸欹鬢影。數(shù)遍鱗鴻歸信。
是誰點綴秋光。陶籬菊吐新黃。料是登高游子,魂銷客里重陽。
秋日黃昏,人在秋風中倍感寒冷。愁悶地折下茱萸斜插在鬢邊,一次次盼望著遠方的書信。是誰裝點了這秋日風光?是陶潛家籬笆旁新開的黃色菊花。想來那登高的游子,在他鄉(xiāng)重陽佳節(jié)定會黯然神傷。
秋瞑:秋日黃昏。
茱萸:一種植物,古代重陽節(jié)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欹:傾斜。
鱗鴻:指代書信。
陶籬:陶淵明家的籬笆,這里借指種菊之處。
推測此詞創(chuàng)作于重陽節(jié),詞人在異鄉(xiāng),看到秋日景象和重陽習俗,觸發(fā)了對弟弟的思念之情,于是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重陽佳節(jié)對弟弟的思念和游子的哀愁。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上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重陽詩詞的情感表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憶君鼓楫大河流,日侍梁園飛蓋游。梁園賓客冠簪盛,豈但當時枚與鄒。
司馬授簡居客右,君以雪賦聞諸侯。園中十畝檀欒竹,雁池西接鳴鶴洲。
寒波忽起哀絲側,吹臺不斷黃云愁。白首王門有吏隱,自我不見今五秋。
秋風雙鯉汴中至,題椷每有左史字。清詩滿紙懷江都,瑯玕三尺頻相寄。
通淮樓外桐柏水,荒堤馬上夷門使。捐脰寧無俟報章,苦心稍已輸能事。
讀書恨不過惠施,多聞誰解如胥季。學掾九牛而一毛,破氈寥落飯鹽豉。
看君曳裾差稱意,況有斗酒自可醉。余游將赴海岱期,丈夫那得長摧眉,君但大梁遙相思。
玉皇有敕問神霄,
誰去騎龍亂作妖。
自別雷城一回首,
人間天上已相遼。
暮色傷心,重關極目,漭漭黃河之水。侯蠃館老,朱亥塋高,直得英雄心死。城頭戍火,馬上征笳,何苦愁人如是。最堪憐、千里蒯緱,牢落方當盛齒。
細數(shù)他、趙宋繁華,宣和節(jié)物,此事幾多年矣。宜春燈燭,延福笙簫,多少六街三市。有恨秋槐,無情社燕,換過幾番人世。只空留、廣武滎陽,一片驚濤剩壘。
寒云慘淡日黃昏,壯士長銜萬古冤。易水當年歌變徵,湘潭此日賦招魂。妖狐夜半啼原野,山鬼秋深哭墓門。明歲素車過五嶺,為君?淚薦芳蓀。
少年俠客擅詞華,埋玉空山事可嗟。自是關門多虎豹,總緣歲序在龍蛇。詩馀長吉囊中草,夢絕文通筆里花。十載交情惟一哭,西風吹淚到天涯。
曾同擊筑醉燕都,意氣翩翩似狗屠。良友忽傳成死別,故人猶未束生芻。秦廷慟哭知多少,梁獄投書果有無。我在苦中情更苦,傷君那禁淚模糊。
重泉冥漠隔知音,從此交期夢里尋。颯颯悲風天外急,離離芳草墓前深。千秋獨抱亡琴痛,萬里空懷許劍心。杯酒他年澆白骨,北邙松柏恐成林。
官園老兵朝入城,
報道新芽已堪摘。
虞帝南巡處,
到今祠廟荒。
冕旒群后肅,
環(huán)佩二妃鏘。
薄暮堯山紫,
臨江楚樹蒼。
松聲泛仙樂,
疑在洞庭傍。
晴空瞬息片云生
風卷千堆雪浪驚
石虎泥龍爭斗罷
澄潭涌出月輪明
矮矮山門向渚開,
小橋斷岸傍經(jīng)臺。
此中誰動觀濠興,
遙想慈航送酒來。
葦草傳霜,殘荷冒雨,白云隨處安排。文心藻思,入夢總成灰。玉剪翻燈燕子,還消得、幾遍徘徊。空惆望,五陵狂客,殘病到秋來。
風篁如醉,小山叢桂,羅綺絢霞裁。更北窗深處,蕉影苔階。金粟愁關異代,誰招隱、花落花開。孤吟罷,雙雙翡翠,常繞碧欄回。
一川澄練石梁孤,隔岸云林過雨馀。松下老翁應有待,谷城何處更傳書。
石橋流水帶斜暉,應有人家隔翠微。坐久不知明月上,露華偏濕薜蘿衣。
曉風吹遍柳花低
露葉煙條一剪齊
十二闌干陂水漲
碧玲瓏唱酒簾西
疇昔南遷海上雷,
艱難唯與汝同來。
再從龍尉茅叢底,
旋卜云橋荔子堆。
相與閉門尋舊學,
誰言復出理官醅。
乘田委吏先師事,
莫學陶翁到即回。
方朔曾為老侍郎
麻姑來降紫云香
壽杯今日逢長至
款款長年此日長
以身殉立法
法重即身輕
國法長存日
吾身死亦生
漢家玉璽已飛煙,
陵樹長安望渺然。
剩有累累數(shù)方印,
一齊清淚滴銅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