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功贈王玉山
要知爵服人人別,不信弦歌個個同。
指點苕溪歸棹遠,西風吹夢藕花中。
翻云覆雨功名事,到底誰稱一世雄。
邂逅酒杯還小醉,強酬詩句苦難工。
要知爵服人人別,不信弦歌個個同。
指點苕溪歸棹遠,西風吹夢藕花中。
翻云覆雨功名事,到底誰稱一世雄。
邂逅酒杯還小醉,強酬詩句苦難工。
要知道官爵朝服每個人各有不同,不相信禮樂教化每個人都能相同。遙指苕溪方向歸船已漸去漸遠,西風吹送我的夢兒飄到藕花叢中。功名之事如翻云覆雨變化無常,到底誰能稱得上一世英雄?偶然相遇共飲小醉,勉強酬和詩句卻難以寫得精巧。
爵服:官爵與朝服。古代官階不同,服飾有別。
弦歌:原指以琴瑟伴奏而歌,此處代指禮樂教化。
苕溪:水名,在今浙江湖州,為當地重要河流。
歸棹(zhào):歸舟,棹指船槳,代指船。
翻云覆雨: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杜甫《貧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酬:以詩相答。
工:精巧、工整。
此詩為和友人子功贈王玉山之作("次韻"指按原詩用韻和詩)。創作背景或為詩人與友人聚飲時,觸景生情,借贈答之機,抒發對人生際遇、功名成敗的感慨。具體時間地點無考,但從"苕溪"可知與江浙一帶相關,約為宋代文人交游酬唱的常見場景。
全詩以贈答為線索,由官階差異、教化不同起筆,轉向對歸舟、藕花的自然描寫,再直抒對功名無常的喟嘆,最后以醉后酬詩的無奈作結,層次清晰。既體現了文人對友情的珍重,也流露出對世俗功名的超然態度,是宋代贈答詩中情理交融的典型之作。
林間終日坐蒼苔,有客過從此地來。厚饋遠稱慈母壽,好懷今為故人開。黃昏燭盡云山出,半夜詩成風雨催。莫厭田家供奉薄,看花村塢當銜杯。
嬴皇?威武,漢帝非仙才。玄關袐靈府,何處求蓬萊。終遺鎬池璧,空獻新垣杯。但見三泉下,寶衣變寒灰。
上卻城來忘卻歸,迎它來雁送它飛。可憐烏臼能緇素,卻被清霜染作緋。
十年鉤黨事難知,失喜東坡竟爾歸。石破天驚猶此手,鳳笯鸞鎩豈低眉。欲持直道宜三黜,莫望神都賦五噫。時世方尊荊國學,何妨多集半山詩。
別酒故人同,留詩古寺中。唯應湖上竹,一為起清風。
桃花帶笑動千裾,冷冷孤荷絕噪輿。楊柳何能歌盛世,河清恐不見游魚。
有客苦無酒,提壺向鄰沽。山禽當我前,笑我提壺盧。壺盧壺盧我自提,爾自不提,聒聒鳴何為。
盛府聲名獨,龍門地望雄。懷文思憑幾,漫刺適為容。翰墨千年事,風流一世宗。只今天下士,猶幸識元公。膺門桃李陰,蘭砌近清芬。不惜階前地,祇慚俗下文。筆懷蕭協律,才慕沈參軍。鴻雁東南急,饑鳴屬府君。籍甚佳公子,風流絕代無。山中書扇帖,江左折枝圖。名世元暉畫,傳家大令書。登壇如肯授,端欲曳長裾。
馬遷述世業,博洽靡不通。蚤游燕趙間,飄飄氣豪雄。發憤垂制作,獨見不相蒙。馳騁覂逸駕,凌厲六合中。豈不念筆削,斧袞齊化工。蠶室有余悲,隱辭寓深衷。緬彼班范流,藩籬守遺蹤。
決眥重樓病鳥飛,忽聞氣暖又遲歸。扶搖應瞰滓塵下,何處清泠浴羽衣。
薰風殿閣舜琴張,睿念求賢治遠方。灤水繡衣朝浥雨,淮壖白簡夏飛霜。九天星直三臺近,六轡路增千里長。拔薤抱兒君素志,瓊花開處煮茶香。
別時江草冷蕭蕭,再見春光上柳條。萬一故人生遠夢,也應先過伯通橋。
從風從雨自何時,一卷中流眾共之。豈有恒星終不見,謾言宋石久無知。湖山一體如微具,翼軫分臨或在茲。便欲葺荷惟此地,乘槎泛斗復誰期。
滄洲芳草初綠,別墅山花正開。借問一蓑煙雨,看山何處歸來。
江風飄塵白如練,征翰遠赴蘆花岸。寒霧昏昏漁火明,欲飛不飛行陣亂。相從萬里多崎嶇,呼鳴警察夜有奴。衡陽路杳速歸去,未可容易來江湖。水天冥冥日催暮,輕蒲飽風疾飛羽。回頭遙指舟前灣,浪急篷攲下柔櫓。稠楊枯桑深處村,老妻挾兒環在門。莼羹香滑茅柴熟,對語別時應斷魂。巖麓新霽浮紫煙,幾家雞犬喧一廛。憧憧人得蠅頭利,不了青簾酤酒錢。松陰散亂日易暝,風光漸入牛羊徑。赪肩赤腳分途歸,野唱樵歌動幽聽。癡云貼水天四垂,寒鴉凍雀無樹棲。紛紛萬頃水花亂,光眩銀海迷東西。中有輕舠移斷浦,玉笠瓊蓑一漁父。鼓枻而歌歌豐年,田家有麥無愁苦。長波淼淼七百里,蒹葭颯颯西風起。玉輪輾出琉璃宮,碧落空明無表里。幾峰森列青崔嵬,不知人世皆塵埃。夜深絲竹遞清響,疑是楚王曾歸來。云氣浮江天已夕,江樹號風飛雨迫。凄涼正則賦懷沙,疑與漁翁分半席。一聲曖乃隔中流,打篷淅霎添旅愁。土膏動脈曉色媚,農將有事于西疇。冥濛一抹籠崢嶸,崢嶸深處傳疏聲。溪橫古槎低欲折,隱約前村通去程。萬里征夫不知宿,數盡飛鴉棲古木。輸與中邊三四僧,枯藤挑云歸佛屋。家家傍水開柴扉,綠楊影里沈斜暉。妻炊黃粱子掛網,獨枕莓苔眠釣磯。得魚博錢平生志,世間寵辱不能累。路近桃源多裔孫,定知秦晉興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