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集句
隔得盧家白玉堂。好風吹樹杏花香。共憐時世減梳妝。
燕子不來春寂寂,殘燈無焰影幢幢。五更鐘后更回腸。
隔得盧家白玉堂。好風吹樹杏花香。共憐時世減梳妝。
燕子不來春寂寂,殘燈無焰影幢幢。五更鐘后更回腸。
與盧家的白玉堂相隔甚遠,和風吹動杏樹,傳來陣陣花香。大家共同憐惜時世艱難,都簡化了梳妝。燕子沒有歸來,春日里一片寂靜;殘燈沒有火焰,燈影搖晃不定。五更的鐘聲響起后,更讓人愁腸百結。
盧家白玉堂:化用梁武帝《河中之水歌》“盧家蘭室桂為梁”,代指富貴人家的居所。
減梳妝:指因時世艱難或心情低落而簡化妝容。
幢幢(chuáng):形容影子搖晃、模糊的樣子。
五更鐘:古代將夜晚分為五更,五更指凌晨3-5點,此時的鐘聲常烘托孤寂氛圍。
回腸:形容內心極度痛苦,似腸為之回轉。
此詞為集句之作(截取前人詩句組合成篇),具體創作背景需結合所集詩句的原始出處分析。或為作者借他人詩句抒懷,反映對時世的感懷或個人孤寂心境。
全詞以集句形式串聯多個意象,描繪春夜孤寂之景,含蓄表達離愁與感慨。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集句詞“借舊句傳新情”的藝術特色。
洗竹有深趣,泠然秋露中。卻塵能絕徑,泛碧不因風。粉落爭枝鳥,煙清篆葉蟲。軍持何用借,無凈本來同。
氣化形生太極函,滎龍圖獻泄元談。靜觀大易九六數,忽覺行年五十三。卦自蓍求神莫測,辭因象設理當參。古來四圣傳心妙,絕學重明在晦庵。
洛陽春雨濕芳菲,萬斛胭脂染舞衣。帳底金盤承蜜露,東家蝴蝶不須飛。乘槎使者海西來,移得珊瑚漢苑栽。只待綠陰芳樹合,蕊珠如火一時開。館娃宮里醉西施,不覺秋生水殿時。酒病卻嫌丹粉惡,洗妝天上影娥池。火齊珠紅拂翠翹,石家步障曉寒消。千枝蠟炬燒春夜,羯鼓催花打六么。
西湖清且漣漪,扁舟時蕩晴暉。處處青山獨往,翩翩白鶴迎歸。
夢回閑看繞燈蛾,窗外蛙聲兩更多。莫遣盤中種鮭菜,要留水底作笙歌。
腰橫博帶氣橫秋,仿古掄材共倚樓。楊子從來識詞賦,魏公元薄快恩讎。疏簾秀捲青山入,高棟光依白日浮。聞道邊塵猶未洗,欲升豪杰挽河流。
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種莎。吏來山鳥散,酒熟野人過。岐路荒城少,煙霞遠岫多。同官數相引,下馬上西坡。
麟紱由來紀地靈,宣尼絕筆載遺經。千年已見河流碧,萬里遙看岱岳青。鸞鳳林低棲棘枳,鯤鵬海闊奮空冥。春花滿縣歸來日,玉佩玲玲月下聽。
書中抬倦眼,怔望窗外樹。心冥蒼茫外,耳空漸無雨。
烽火何曾不暫驚,人民安堵太無情。鴛鴦繡出全無樣,要與他家帖畫屏。
風雨故園歸計遲,纖桃嫩柳豈當時。自懷冷暖魚千里,相顧鷦鷯巢一枝。山水逢君終是夢,稻粱累我久違詩。藏舟爭似泛舟去,初心轉恐世人知。
千官拜舞仰虛皇,奉上瑤池萬壽觴。殿上雙傳送御酒,檻前一曲繞虹梁。
仙家住處絕塵寰,也厭人間殺業添。自織藕絲衫子嫩,可憐辛苦赦春蠶。
遙遙天漢津,耿耿橫太清。招搖運珠斗,時節忽已更。感此念昨日,凄然思友生。群聚不知樂,已別始牽情。人事與日長,后期焉可憑。
道有窮通時屈伸,夫君氣槩豈長貧。帳前弟子知無幾,膝上郎君最可人。苜蓿盡多聊一笑,栗梨見覓莫渠嗔。平生耿耿猶存否,五十端能貴買臣。昔共從師未裹頭,如今雙鬢各驚秋。我無突兀萬間廈,君自昂藏百尺樓。風雨苦多時事惡,英雄未遇老天愁。相思一夜不成寐,早起題詩寄便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