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軒集陶詩二首
少無適俗韻,貧居依稼穡。農務各自歸,耕種有時息。
道喪向千載,圣賢留遺跡。游好在六經,疑義相與析。
在昔余多師,玄鬢早已白。羲農去我久,素抱深可惜。
種桑長江邊,開荒南野際。星紀奄將終,風雨縱橫至。
既耕亦已種,及時當勉勵。收斂不盈廛,冬日凄且厲。
時還讀我書,竟此歲月駛。緬焉起深情,懷役不遑寐。
守拙歸田園,鵔?安足恃。
少無適俗韻,貧居依稼穡。農務各自歸,耕種有時息。
道喪向千載,圣賢留遺跡。游好在六經,疑義相與析。
在昔余多師,玄鬢早已白。羲農去我久,素抱深可惜。
種桑長江邊,開荒南野際。星紀奄將終,風雨縱橫至。
既耕亦已種,及時當勉勵。收斂不盈廛,冬日凄且厲。
時還讀我書,竟此歲月駛。緬焉起深情,懷役不遑寐。
守拙歸田園,鵔?安足恃。
少年時沒有迎合世俗的氣質,貧困中依靠農耕生活。農忙時各自歸家勞作,耕種也有適時的休息。大道消亡已近千年,圣賢留下了經典遺跡。我喜好研讀六經,有疑問便與友人共同探討。過去我曾師從多位賢者,如今黑發早已變白。伏羲神農離我已遠,平生的志向深以為憾。在長江邊種植桑樹,在南野開荒墾地。一年將盡,風雨交加而來。既已耕地播種,正需及時努力。收獲的糧食填不滿屋,冬日寒冷刺骨。時常回來讀我的書,終是歲月飛逝。遙遠往事引發深情,心有牽掛難以成眠。堅守樸拙歸居田園,華美的錦雞哪值得依賴。
適俗韻:迎合世俗的氣質。韻,氣質、風度。
稼穡(jià sè):農事,泛指農業生產。
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儒家經典。
玄鬢:黑發。玄,黑色。
星紀:歲星(木星)運行一周為十二年,這里指一年時間。奄:忽然。
廛(chán):古代一戶人家所居的房屋,這里指儲存糧食的場所。
鵔?(jùn yí):即錦雞,羽毛華美,此處代指浮華之物。
此詩為集陶淵明詩句而成(“集陶詩”指輯取陶淵明詩作中的句子重新組合成詩),反映了作者對陶淵明耕讀生活的推崇。陶淵明素以“守拙歸園田”的隱逸形象著稱,其詩多寫農耕之樂與讀書之趣,此集句詩當為作者借陶詩表達對安貧樂道、耕讀自守生活的向往。
全詩以“耕”與“讀”為核心,前半寫農耕的辛勞與讀書的雅趣,后半嘆歲月流逝而心志不改,最終以“守拙歸田園”收束,突出淡泊自守的主旨。作為集陶詩,既保留了陶詩質樸自然的風格,也集中展現了耕讀結合的生活理想,是對陶淵明精神的傳承與凝練。
激浪輸風,偏絕分、乘風破浪。灘聲戰、冰霜競冷,雷霆失壯。鹿角狼頭休地險,龍蟠虎踞無天相。問何人喚汝作黃巢?真還謗。 雨欲退,云不放。海欲進,江不讓。早堆垝一笑,萬機俱喪。老去已忘行止計,病來莫算安危帳。是鐵衣著盡著僧衣,堪相傍。
東皇不解事,顛風雨、吹轉海門潮。看煙火光微,心灰鳳蠟;笙歌聲咽,淚滿鮫綃。吾無恙,一爐焚柏子,七碗覆松濤。明月尋人,已埋空谷;暗塵隨馬,更拆星橋。 素馨田畔路,當年夢、應有金屋藏嬌。不見漆燈續焰,蔗節生苗。盡翠繞珠圍,寸陰難駐;鐘鳴漏盡,抔土誰澆?問取門前流水,夜夜朝朝。
好雨正重九,不上海山門。螺巖卻憶絕頂,霽色滿乾坤。少得白衣一個,贏得翠鬟千疊,羅立似兒孫。獨坐可忘老,何用更稱尊。 龍山會,南徐戲,共誰論?古今畫里,且道還有幾人存?便拂六銖石盡,重見四空天墮,此處不交痕。遠水吞碧落,斜月吐黃昏。
算軍持、頻掛到于今,已是十三年。便龍鐘如許,過頭拄杖,緩步難前。若個喚春歸去?高柳足啼鵑。有得相留戀,也合翛然。 況復吟箋寄興,似風吹萍聚,欲碎仍圓。只使君青鬢,霜雪又勾連。嘆人間、支新收故,盡飛塵赴海不能填。重相惜,后來還得,幾度相憐?
避影將息陰,自然知音稀。向來深林中,偶亦有所窺。 飛鳥口銜食,引雛上高枝。高枝但各有,安知宜不宜。 止止復何云,物情何自私。
月浸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
平湖千頃浪花飛。春后銀魚霜更肥。菱葉飯,蘆花衣。酒酣載月忙呼歸。
玄真子隱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徒。肅宗賜之奴曰漁童,婢曰樵青。人問其故。曰:漁童使捧釣收綸,蘆中鼓枻;樵青使蘇蘭薪桂,竹里煎茶。玄真既離蒼波,游綺市,與群仙集于平湖。樵青,鄙女也,得隨仙跡,暫至塵寰,情動于中而獻之歌。 漁釣有遺逸,天子寵玄真。賜之奴仆,得隨嫣艷下神京。幾度蘋汀蓼岸,不問金鉤無餌,談笑取冰鱗。珍重主人意,名我曰樵青。 肩蘭槳,縈桂棹,出波津。凌虛上□□□,□□會群真。卸下綠蓑青笠,付與漁童收管,相與□紅塵。歸去又□□,同賞洞中春。
殘角兩三聲,催登古道。遠水長山又重到。水聲山色,看盡輪蹄昏曉。風頭日腳下,人空老。 匹馬舊時,西征談笑。綠鬢朱顏正年少。旗亭斗酒,任是十千傾倒。而今酒興減,詩情少。
匈奴屢不平,漢將欲縱橫。看云方結陣,卻月始連營。 潛軍渡馬邑,揚旆掩龍城。會勒燕然石,方傳車騎名。
極目楚天空,云雨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
臘月寒冰火滿空,玄冥移種祝融宮。 雪霜底事論堅白,兒女何知愛軟紅。 金鼎轉丹應有異,玉沙洗水若為同。 細思造物元無物,顛倒繁華掌握中。
象曰云雷屯,大君理經綸。馬上取天下,雪中朝海神。
幽亭春盡共為歡,印綬居身是大官。遁跡豈勞登遠岫, 垂絲何必坐谿磻。詩聯六韻猶應易,酒飲三杯未覺難。 每況襟懷同宴會,共將心事比波瀾。風吹野柳垂羅帶, 日照庭花落綺紈。此席不煩鋪錦帳,斯筵堪作畫圖看。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無手堪比倫,教我如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