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一四 李勉
不誅人厭已,
而恕子祈親。
賢矣李觀察,
今無復此人。
不誅人厭已,
而恕子祈親。
賢矣李觀察,
今無復此人。
不誅殺他人卻讓人心生信服,寬恕他人如同子女祈求雙親般仁愛。賢德的李觀察使啊,如今再沒有這樣的人了。
誅:誅殺,處死。
厭:滿足,此處指使人信服。
恕:寬恕,寬容。
祈:祈求,此處引申為出于親情的體諒。
觀察:觀察使,唐代地方軍政長官,李勉曾任此職。
復:再,又。
此詩出自宋代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該組詩以五言絕句形式輯錄歷代孝子賢人事跡,宣揚孝道與仁德。李勉為唐代名臣,以寬厚仁德著稱,林同選取其典型行為(不誅殺、寬恕)創作此詩,旨在推崇其賢德,教化世人。
詩中通過“不誅”“而恕”的具體行為,突出李勉的仁德孝行,末句“今無復此人”既高度贊揚其賢德,也暗含對時風的感慨。全詩語言簡練,主旨明確,是宣揚孝道與仁德的典型作品。
新年高殿上,始見有光輝。
玉鴈排方帶,金鵝立仗衣。
酒深和椀賜,馬疾打珂飛。
朝下人爭看,香街意氣歸。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
箏人勸我金屈巵,神血未凝身問誰。
不須浪飲丁督護,世上英雄本無主。
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
看見秋眉換深綠,二十男兒那刺促。
李陵沒胡沙,蘇武還漢家。
迢迢五原關,朔雪亂邊花。
一去隔絕域,思歸但長嗟。
鴻雁向西北,飛書報天涯。
入室少情意,出門多路岐。
黃鶴有歸日,蕩子無還時。
人誰無分命,妾身何太奇。
君為東南風,妾作西北枝。
青樓鄰里婦,終年畫長眉。
自倚對良匹,笑妾空羅幃。
長相思,久離別。
關山阻,風煙絕。
臺上鏡文銷,袖中書字滅。
不見君形影,何曾有懽悅。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仗劒對尊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疾解腕。
所思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戒途飛萬里,回首望三秦。
忽見天山雪,還疑上苑春。
玉痕垂淚粉,羅袂拂胡塵。
為得胡中曲,還悲遠嫁人。
爭場看鬬雞,白鼻紫?嘶。
漳水春歸晚,叢臺日向低。
歇鞍珠作汗,試劒玉如泥。
為謝紅梁燕,年年妾獨棲。
于闐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無鹽翻在深宮里。
自古妬蛾眉,胡沙埋皓齒。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斾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寞干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云臺凱歌入。
北堂紅草盛豐茸,南湖碧水照芙蓉。
朝游暮起金花盡,漸覺羅裳珠露濃。
自惜妍華三五歲,已嘆關山千萬重。
人情一去無還日,欲贈懷芳怨不逢。
空城雀,何不飛來人家住?空城無人種禾黍。
土間生子草間長,滿地蓬蒿幸無主。
近村雖有高樹枝,雨中無食長苦饑。
八月小兒夾弓箭,家家畏我田頭飛。
但能不出空城里,秋時百草皆有子。
黃口黃口莫啾啾,長爾得成無橫死。
飛將下天來,奇謀閫外裁。
水心龍劒動,地肺雁山開。
望氣燕師銳,當鋒虜陣摧。
從今射雕騎,不敢過云堆。
金閣惜分香,??華不重妝。
空余歌舞地,猶是為君王。
哀弦調已絕,艷曲不須長。
共看西陵暮,秋煙生白楊。
紛進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瓊筵。
來不言兮意不傳,作暮雨兮愁空山。
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駕兮儼欲旋。
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