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四十八首 其三十五
云月是同
溪山各異
萬福萬福
是一是二
云月是同
溪山各異
萬福萬福
是一是二
云朵與明月本質相同,溪流與山巒形態有別。反復詠嘆萬福之語,這究竟是同一還是不同?
同:本質上的統一,指云月雖形態不同但同屬自然存在。
各異:外在形態的差異,溪山因地勢、水流等呈現不同樣貌。
萬福:古代常用祝福語,此處重復詠嘆以強化哲思氛圍。
是一是二:指事物本質與表象的辯證關系,同一與差異的哲學思考。
《頌古四十八首》為南宋禪宗臨濟宗僧人釋慧開(無門慧開)所作,屬‘頌古’體禪宗偈頌,旨在通過對古德言行或公案的頌唱闡釋禪理。此首創作于其弘法期間,借自然物象喻示‘理事圓融’的禪學思想。
詩以云月同、溪山異的自然現象為引,探討事物本質與表象的辯證關系,語言簡練而哲思深邃,是禪宗頌古偈頌的典型代表,體現了以物喻理、直指本心的禪詩特色。
同車賞秋色,嘉友向渝州。嶺似蒼龍臥,江如碧玉流。古風苗寨酒,明月土家樓。一入桃源境,無須更遠游。
囊空無物寄妻兒,萬里惟憑一首詩。舊日琴書都藞?,新年行步漸羸垂。時開竹戶通幽徑,旋結茅庵傍小池。永日無人惟宴坐,不貪杯酒不枰棋。
吳楚一江合,風煙萬里開。秋天鸚鵡筆,日莫鳳凰臺。流落猶驚世,英雄始忌才。如何對玉軫,弦絕重徘徊。
憶昔初結發,兩鬢黑如漆。但恐君歸來,白頭不相識。
門外初停嵇呂車,殷勤仍囑武昌魚。從來一點相知念,不為蒲輪便破除。
烏鵲夜南飛,良人行未歸。池水浮明月,寒風送搗衣。愿織回文錦,因君寄武威。
重城猶自雪紛紛,匝地濃陰不可分。輕薄因風隨舞絮,迷離蔽日勝浮云。爭春梅柳都無色,畫粉樓臺自策勛。畢竟寒威能幾曰,隔林紅已逗斜曛。
闔廬城外草芊芊,西子湖邊客上船。二月水生春自泛,三山日落夢相牽。鴟夷竟去滄溟遠,杜宇還啼錦樹妍。我亦欲歸愁劍閣,風塵消息在何年。
蜂蟻竟喧雜,營營胡為生。蘭苕媚景光,靡靡安足榮。若人達至理,沖然彌自貞。汎覽頫仰間,端居念慮清。終然得所適,放歌南山行。南山佳游遨,亦足暢幽情。涼風吹衣裳,流泉濯冠纓。樂哉忘歲年,焉知外物嬰。
病夫平生滄海情,南征喜得王時行。天津橋邊秋氣清,邀我醉游劉伯耕。投壺叫白意未已,乃復較射城西營。劉君膂力信莫當,控弦運肘固所長。王郎生長在南方,亦能左挽五石強。調弓坐使猛獸伏,矯矢豈有飛禽翔。當場角勝不相降,神臂拍張人堵墻。伶人考鼓輿臺走,白日冉冉回精光。鋒翎沖撞氣益揚,觀者顏色歘沮傷。熊渠以上合比數,拔勝之輩斯尋常。病夫雖然力不足,見爾誰能分碌碌。騰身即把忘歸接,引手轉被繁弱挶。沉思重自咎,百罰敢辭辱。忽憶先皇時,此技何曾錄。承平卻作兇器比,喪亂始識文事局。乾坤比年氛?厚,幽豫青徐虎狼吼。專城將軍習逃走,遂令死者十八九。至今楚蜀猶未夷,六軍雖眾能者誰。轅門衣冠更寬博,教場藜莧成町畦。吁嚱王劉學孔子,反有馀力從事此。幸須為國收多壘。吾聞茲藝德之輔,匪直區區為閱武。君不見矍相圃,公罔之裘揚觶語。衛昌蒙羿巧弗取,射乎射乎吾愧汝。
午窗溜雨忽潺潺,想見欣然阡陌間。敬簡堂中有新事,水滿新池雨滿山。
越女年來多善書,鐘王筆法學無馀。珠江鄭卉年猶小,勢得驚鸞總不如。
真香秀色盈盈女。一笑重陽雨。不應解怯晚叢寒。眼底輕羅小扇、且團團。吳云楚雁渾依舊。更把金英嗅。鮮鮮未恨出閨遲。自許平生孤韻、與秋期。
戎馬嗟何已,秋田苦未登。井閭無少壯,貧病絕親朋。笑我生方拙,憐人強不能。一瓢分眾粥,慚愧遠投僧。
向曉西風冷,聞鐘過客來。剎于迷路見,門對翠屏開。法雨庭間落,蓮峰云上栽。巔崖劫灰在,往事莫沉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