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懷儲玉琴
美人何處碧云流。魚信久沈浮。一行冷雁,幾枝衰柳,并作十分秋。
西風若解懷人意,吹夢到揚州。心曲愁濃,眼中天遠,獨倚夕陽樓。
美人何處碧云流。魚信久沈浮。一行冷雁,幾枝衰柳,并作十分秋。
西風若解懷人意,吹夢到揚州。心曲愁濃,眼中天遠,獨倚夕陽樓。
心中的美人如今在何處?只見碧云悠悠流淌。久未收到你的書信,音信杳無。一行寒雁掠過,幾枝衰柳低垂,共同勾勒出深秋的蕭瑟。西風若能理解我思念的心意,就請將我的夢吹到揚州與你相聚。內心愁緒濃重,望眼欲穿天各一方,我獨自倚著夕陽中的樓閣。
魚信:代指書信,古有「魚傳尺素」之說,指用魚形木匣傳遞書信。
沈浮:同「沉浮」,此處指書信斷絕,沒有音訊。
冷雁:秋寒時節的大雁,以「冷」烘托蕭瑟氛圍。
心曲:內心深處的情感,出自《詩經·秦風·小戎》「亂我心曲」。
揚州:或為儲玉琴所在之地,亦泛指遠方思念之人的居所。
此詞應為秋日懷友之作。作者因久無儲玉琴音信(「魚信久沈浮」),見秋景蕭瑟(冷雁、衰柳),觸景生情,借詞抒發對友人的深切思念與獨處的孤寂,或作于作者客居異地、思念故友之時。
全詞以秋景起興,通過「冷雁」「衰柳」等意象渲染凄涼氛圍,以「吹夢」的想象傳遞期盼,最終以「獨倚夕陽樓」的畫面收束,將懷人之情寫得含蓄深沉,是一首情感真摯、意境鮮明的懷友小令。
五峰青拄天,直下掛飛泉。
琴鶴同歸去,煙霞到處眠。
鼯跳霜葉徑,虎嘯夕陽川。
獨酌應懷我,排空樹影連。(以上《詩話總龜》十五引《雅言雜載》)。
銜悲出漢關,落淚灑胡鞍。
關榆三夏凍,塞柳九春寒。
眉任愁中結,腰隨帶里寬。
別曲易凄斷,哀弦不忍彈。
后夜入清明,游人何處聽?
花殘斑竹廟,雨歇峴山亭。
樹罅月欲落,窗間酒正醒。
眾鳥方在夢,誰念爾勞形?
仲尼初返魯,藏史欲辭周。
脫落四方事,棲遑萬里游。
影來徒自責,心盡更何求?
禮樂存三代,煙霞主一丘。
長歌明月在,獨坐白云浮。
物情勞倚伏,生涯任去留。
百年一如此,世事方悠悠。
我愛佛耳山,來偷一日閑。
不見佛耳面,愧汗不開顏。
有時見佛耳,與山重往還。
(以上《嘉靖安溪縣志》七)
南行忽見李深之,手舞如蜚令不疑。
任爾風流兼蘊藉,天生不似鄭都知。
高樹猿啼亂水聲,尋幽不覺洞中行。
驪龍宿處云常暗,羽客歸時路自明。
別后已迷舟灶火,回來猶認玉童名。
從今已去朝金闕,便隔人間五百生。
一聯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
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叔夜嗟幽憤,陳思苦責躬。
在余今失候,枉與古人同。
草深難見日,松迥易來風。
因言得意者,誰復免窮通?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冊唐釋彥悰撰《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中。)
一畝周旋幾十家,舂輪相次好生涯。
鷓鴣近晚啼深竹,???新晴立淺沙。
沃衍共知多黍稷,寬平仍覺富桑麻。
當年何事拋耕釣,木笏藍衫兩鬢華。
范陽從事獨相憐,見惠霜毫與彩箋。
三副緊纏秋月兔,五般方翦蜀江煙。
宵征覺有文通夢,日習慚無子諒篇。
欲著不將兩處用,歸山閑向墨池前。
南院司徒鎮洛京,未經三月政聲成。
四方群后皆如此,端坐庸夫見太平。
小雨廉纖梅子黃,
晚云收盡月侵廊。
樹陰把酒不成醉,
何處無情枉斷腸。
長向新郊話故園,四時清峭似山源。
春潮撼動鶯花郭,秋雨閑藏砧杵邨。
市井多通諸國貨,鄉音自是一方言。
此中別有無歸計,唯把歸心付酒尊。
淮陽清凈理,永嘉山水心。
(《蜀中名勝記》八《成都府·資縣》)
(〖1〗《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趙郡李氏東祖房有李渭,為長洲主簿李暄之子。《蜀中名勝記》卷八引《蜀志補遺》云:“唐李渭為刺史,有游山詩云〖詩略〗。刻于等慈寺壁。”另參后文。
〖2〗《輿地紀勝》卷一五七云:“李渭為本州刺史,有詩刻留等慈寺。時與前進士崔公輔同游,崔有詩略曰: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二句詩頌揚刺史善政多才,以崔作為近是。崔公輔為杜甫同時人,詳《全唐詩續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