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七 張九齡
連理庭中木,
叢生坐側芝。
未嘗聞孝感,
一一有茲奇。
連理庭中木,
叢生坐側芝。
未嘗聞孝感,
一一有茲奇。
庭院中的樹木枝干連生,座位旁的靈芝聚集生長。未曾聽說過因孝道感動天地,卻一一出現了這些奇異的景象。
連理木:不同根而枝干連生的樹木,古代視為吉祥的象征。
叢生芝:聚集生長的靈芝,古人認為是瑞草,象征吉祥。
孝感:因孝道感動天地,舊時認為孝道能感通神明,引發祥瑞。
茲奇:這些奇異的現象。
此詩出自宋代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該書以組詩形式宣揚古代賢者孝道事跡。張九齡為唐代名相,史載其孝行可嘉(如守喪盡禮),詩中借‘連理木’‘叢生芝’等祥瑞,或據民間傳說附會其孝道感應天地,反映宋代推崇孝道、以詩教化的創作背景。
詩通過描繪因孝而生的連理木、叢生芝等祥瑞,以具體物象佐證孝道的感化力,語言簡潔質樸,符合宋代宣揚孝道的社會文化需求,是勸孝主題的典型詩作。
茫茫大塊竟何之,云雨巫山夢轉疑。伏日縱然先割肉,恢諧歸去欲遺誰。
春官日討論,本意欲還醇。文苑翻成厄,儒林未睹真。家聲三禮舊,詩法五言新。莫以楊朱淚,輕沾建業塵。
當年好禮一河間,今日躬行倍譽難。三百威儀皆曲中,胸中冰雪照人寒。
桃花八九月,樹頭無一枝。女兒作阿母,不作阿母癡。
昨日方離兗,今朝又至滕。驛庭頻遇客,寺舍少逢僧。樹老紅成陣,山多翠作層。城樓足清趣,何日許重登。
暑雨初消五月涼,柳風吹面酒盈觴。瑤琴幾曲聞方仰,別鶴雙飛舞篆香。縱飲且拚今日醉,新詩催賦為誰忙。衰翁莫道無雙耳,指不煩君更抑揚。
圣人出,龍翩翩。美人出,以管弦。千旌萬騎雄哉紛。四家從以部領軍。舞劍浮白觴,我鎮國。陳秘戲,樂復樂。
不忍杯棬飲,愁聞陟屺詩。九原那復作,寸草恨難遺。為養誠無及,行身庶可期。靈椿百年壽,至樂罄吾私。
徒有八尺圍,腹無一寸腸。面皮如許厚,受打未詎央。
仙人窟宅自羅浮,人世還推第一流。天上星辰供指顧,古來名物備兼收。騰驤早具吞胡氣,慷慨曾抒定國謀。遼海風清歸勝算,塞垣氛凈識先籌。雕戈遠振徽猷盛,布帽旋膺寵眷優。幕府幾年看賜劍,楓宸今日近垂旒。主張文運稱司命,給引冠裳過蹇脩。駑質獨慚難御李,鯫生無計效依劉。北門鎖鑰應重寄,高閣麒麟定許酬。計日升平知不爽,多君全慰旰宵憂。
折阪嵐封鐙力盡,紅塵不到況青蠅。四窗明雪梯云至,一徑通玄躡蹻乘。夜壑平收東海氣,泉聲長瀉古時冰。爛柯歸去崚嶒在,仙跡追陪謝未能。
三朝元老狀元稀,乞赴彤庭詔便依。金鼎位高將正拜,璧田家近恐妨歸。殊恩每過莓苔徑,別淚偏沾薜荔衣。從此征車東去后,甘棠風物減光輝。
都門一別廿馀霜,兩地幽居白發長。皇甫首裁巢父傳,孔明惟拜鹿門床。夢隨秋月過西岳,愁作春云黯渭陽。堅臥未教猿鶴笑,書傳卻聘有馀芳。
前日河梁修禊罷。閒庭未拆秋千架。萱草堂深飛壽斝。香滿把。綵衣蘭玉森如畫。海上麻姑親命駕。玄霜乞得宜春夏。快約伯鸞冠早掛。筠窗下。團欒共說無生話。
開軒城市如村落,人似往時陳太邱。暄景半窗行野馬,雨寒疏竹上牽牛。平生江海心猶在,退食詩書吏罷休。□□□□□□力,必知耆舊想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