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資政號節齋
著鞭占得地頭寬,
高節心空立處端。
多向渭川煙外望,
這邊風月少人看。
著鞭占得地頭寬,
高節心空立處端。
多向渭川煙外望,
這邊風月少人看。
揮鞭前行占據了寬廣的境地,高尚的節操與空明的內心讓立身更加端正。常常望向渭川煙霧之外的遠方,這方獨特的風光卻少有人欣賞。
著鞭:驅馬加鞭,比喻積極行動或搶先一步。
高節:高尚的節操,指人的品格高潔。
渭川:渭河之畔,此處或暗指隱逸或清逸之地。
風月:清風明月,代指自然景色或生活情趣。
此詩為贈趙資政(資政殿學士)之作,趙號'節齋',詩中緊扣'節'字展開。創作背景或為詩人與趙資政交好,通過詩歌贊譽其高潔品格與超逸眼光,具體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當為宋代文人交游酬唱之作。
全詩以'高節'為核心,前兩句直贊其品格端正、行動果決,后兩句借'渭川煙''少人看'的自然之景,暗喻其審美獨特、不隨流俗。整體既顯對友人的推崇,亦體現宋代士大夫對德操與精神境界的追求。
朱甍碧瓦市廛遠,繞舍泉啼山復橫。勝處爭長渾仆妾,亂來有此幾公卿。巳公茅屋實父子,裴氏午橋真弟兄。竟日倚欄天外眼,世間軒冕一毫輕。
東郊三十里,幽絕此林坰。水載諸峰出,天盤大壑青。華筵開令日,嘉耦葉雙星。況是群賢會,依然逸少亭。佳節人爭惜,虛堂晚不扃。村煙浮樹白,堤路壓潮青。并躍魚銜沫,歸飛鶴曬翎。勞生間日少,三宿此揚舲。
坐令簪一枝,蛾眉淡初掃。笑弄黃金杯,連臺盤拗倒。
仰看明月殿,燦燦姮娥居。我欲跳身入,飛空騎蟾蜍。歸來啟靈府,中有明月珠。佩之當明月,圓光滿八區。愿掃浮云翳,本來無外須。
瀕行攬袂意何與,丹荔炎云映客裾。篋有牙琴應奏水,袖攜馮劍豈彈魚。天邊屢換朱厓月,海外難傳白下書。君去我留成底事,可誰看竹到精廬。
寒食又清明,偏傷粵客情。悲哀聞寡婦,寥婦住孤城。雨洗山松凈,風搖隴麥清。西鄰且沽酒,微飲醉還醒。
野迥云根闊,山高樹影長。
曲中直,直中曲。有增減,無數目。等閑放在暗窗前,冷地令人看不足。
八十西山作酒仙,麻鞋軋斷布衣穿。相逢甲子君休問,太極光陰不計年。
復為時所拘,羈緤作微臣。
年來事事冷于冰,趺坐詩龕一定僧。文字語言齊解脫,木樨香里證傳燈。斗角鉤心各蘊奇,外孫幼婦索曹碑。奸雄亦有輸人處,羨殺楊修是小兒。
吾道將行有命,斯文未喪由天。休信竇家喜鵲,試聽蜀嶺啼鵑。
三尺瑯玕紫。范青銅,月鐮霞杵,橫顛豎趾。入手宛承靈壽賜,筇竹一枝差擬。喜拄地聲聞鏗爾。臨水登山堪濟勝,步慵時,不礙身斜倚。堅挺節、直如矢。煙霞久癖難湔洗。旋啟螺,忽開雙眼,靈通個里。陡覺氤氳縈齒頰,香賽澧蘭沅芷。還待把精神振起,莫笑一身兼二役。想扶危舒困無殊理。緘汝口,我行矣。
斷續城頭雨,空齋綠蘚封。孤燈聞過雁,四璧起鳴蛩。細草傷心碧,幽花滿目濃。美人居綺陌,幾日不相逢。
此樓飛構自何年,作鎮南州勢不偏。日暮巴陵云滿地,春深夢澤水連天。登臨自古懷興替,憂樂憑誰問后先。短棹秋風聊佇望,幾行征雁正孤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