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楚萍上人
北面香爐秀,南邊瀑布寒。
自來還獨去,夏滿又秋殘。
日影松杉亂,云容洞壑寬。
何峰是鄰側,片石許相安。
北面香爐秀,南邊瀑布寒。
自來還獨去,夏滿又秋殘。
日影松杉亂,云容洞壑寬。
何峰是鄰側,片石許相安。
北面的香爐峰秀麗挺拔,南邊的瀑布帶著寒意。自己來了又獨自離去,從夏天到秋天時光流逝。日影在松杉間凌亂交錯,云的姿態讓洞壑顯得更加寬闊。哪座山峰是你相鄰之處,一片石頭也能讓我安心相伴。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香爐:指香爐峰。
云容:云的姿態。
許:允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山林時,聽聞或結識了楚萍上人,被山林景色和僧人的生活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楚萍上人的寄懷。
這首詩主旨是寄懷楚萍上人,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清幽。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寫景寄情的創作風格。
底事更深睡不感,惜花愛月兩關情。黑甜一枕雖云美,未省人間有此清。
北斗瞻依舊,西風汗漫游。薌溪秋水外,寒夜月槎浮。笑語疑春夢,杯盤續暮篝。開亭慚下榻,去國羨垂鉤。禮樂風閩楚,師模仰泰丘。彌文裁后進,明抱在先憂。秉法成萋斐,懷忠不自謀。孤臣危遠道,萬乘布洪休。山水元無恙,煙霞合有儔。陶開三徑地,范泛五湖舟。謝客無過騎,呼童早放牛。登堂招舞鶴,倚檻下馴鷗。青草池邊句,香蕓架上籌。尋真蒼玉杖,擁雪白云裘。蘭佩重薰襲,樗材漫見收。子瞻元靡匹,永叔感前修。直徹形骸隔,慚非氣味投。移尊頻洗酌,待月更登樓。楊柳疏煙晚,林塘細雨秋。可堪鶯谷別,不斷象山流。
一夜西窗雨,芭蕉有恨聲。君心如肯惜,何殢此殤情。一夜西窗雨,青泥玷落花。我拈紅幾瓣,相惜忍嗟呀。一夜西窗雨,應知有落紅。花隨春杳杳,無以寄青瞳。一夜西窗雨,年年恨此時。儂身亦憔悴,瘦若落花枝。一夜西窗雨,聲聲入夢幽。夢中披鐵甲,猶戰古涼州。一夜西窗雨,眉梢喜不禁。可滋旱田黍,樂煞老農心。
法曹清殺大堤傍,路入荷花不覺長。為惜六朝余綺麗,還邀群彥醉壺觴。煙輕故罩新開粉,風細時吹不斷香。彩耽底須愁蕩卻,文鴛偏自解成行。
梢聳振寒聲,青蔥標暮色。疏葉望嶺齊,喬干凌云直。
頑鐵精金共一爐,虛空推出古浮圖。六窗八戶無門入,誰識分身是丈夫。
翛然相倚翠堪餐,龍臥鸞翔各羽翰。對爾十年流景易,會心一日宦途難!濤回小簟侵人骨,夢破層陰悟鼠肝。莫道大夫能變化,貞操不易雪霜寒!
備極艱虞勢自乘,總非前古得相稱。干戈尚笑謀秦動,貧賤誰知繼舜興。淮上晚云空易黑,鄱陽春水不曾澄。鐘山草木無樵入,日落鵑啼問孝陵。
不見音容忽三月,無從涕泗已千行。家山準擬欲歸隱,堪嘆相隨無孟光。
云源一派瑤池分,灑落掉石隨東奔。楚人但憂香溪水,溪邊惟有昭君村。
今代神交我,無如君弟兄。心從天外得,目向夢中成。黃海期終踐,炎州事已平。寄言峰上月,留為綠樽明。
自入重云深處深,山寒云出已無心。自憐鶴骨今憔悴,欲制頹齡少朮參。蛾眉霜雪隔重闈,采采云英望未歸。青鳥不來春又去,門前數盡落花飛。聞說平安倚竹聽,裁書無雁寄云程。加餐愿得身強健,尚見藜煙照夜明。
春日顰眉長閉門,東風吹雨倍銷魂。不知野外垂絲柳,青入南頭第幾村。
樽前特上河間頌,松柏千年伴主人。
煙抹平林水退沙,碧山西畔夕陽家。無人解得詩人意,只有云邊數點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