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羅漢 其二
既無文字,何以書為。
既無臭味,何以缽為。
二老蒼蒼,相顧而?。
有草可藉,有樹可依。
皎皎白日,清風自吹。
閒云無約,到處相隨。
既無文字,何以書為。
既無臭味,何以缽為。
二老蒼蒼,相顧而?。
有草可藉,有樹可依。
皎皎白日,清風自吹。
閒云無約,到處相隨。
既然沒有文字,為何還要持書?既然沒有氣味,為何還要持缽?兩位老羅漢白發(fā)蒼蒼,互相望著微笑。有青草可以坐臥,有樹木可以依靠。明亮的太陽當空,清風吹拂自然。悠閑的云朵沒有約定,到處跟隨相伴。
書:書籍。此處指羅漢手中可能持有的書卷。
臭味:原指氣味,此處或指世俗的欲望或執(zhí)念。
藉(jiè):坐臥、墊襯。
皎皎:形容陽光明亮的樣子。
閒云:悠閑自在的云,閒同'閑'。
此詩為題畫詩,當是作者觀畫中兩位羅漢形象后所作。畫中羅漢或未持經(jīng)典、法器,僅與自然相伴,作者借此詩闡釋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理念,反映其對禪意生活的理解。
全詩通過質疑羅漢持書、持缽的必要性,轉而描繪其與自然相融的閑適狀態(tài),突出禪宗摒棄形式、回歸本真的核心思想,語言質樸而禪意深厚,是題畫詩中闡釋佛理的佳作。
獨酌林皋下,厭厭不計籌。似能添野興,還可慰羈愁。月色十分好,蟲聲一片秋。壁間何物在,寒氣隱吳鉤。
平時懷獨往,垂老患馀身。林蔚常疑晚,山暄每過春。月來初有客,云去乍無鄰。獨喜階前鳥,忘機旦暮馴。
心似澄潭水,潭底日涓涓。即此觀生得,何須更仰泉。
天星夜落水犀軍,又見吳宮走鹿群。睥睨金湯徒自固,愴惶玉石竟俱焚。將軍只合田橫死,國士寧無豫讓存。風雨明年寒食節(jié),□盂誰上太妃墳。
故山在何處,乃在白云端。今夜孤舟宿,方知海氣寒。潮聲欹枕聽,月色隔船看。此際誰堪語,持歸寄所歡。
京師苦寒歲,桂玉不易求。斗粟換束薪,掉臂不肯酬。日糶五升米,未有旦夕憂。近山富黑瑿,百金不難謀。地炕規(guī)玲瓏,火穴通深幽。長舒兩腳睡,暖律初回鄒。門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田家燒榾柮,濕煙泫淚流。渾家身上衣,炙背曉未休。誰能獻此術,助汝當衾裯。
蓬萊隔弱水,三年兩來游。群仙各何之,翩然蛻神洲。園中舊籜龍,勁節(jié)含清幽。手摘歲寒葉,恍惚乘歸舟。
軫翼光芒夜夜垂,洞霄峰勢入云危。窗間下辨金銀氣,地底潛通日月池。玄水當年非禹跡,赤松今日是堯師。祇應上界無人到,輸與祠官種紫芝。
蘭苕翡翠逐時鳴,誰解鈞天響洞庭。鼓瑟定應遭客罵,執(zhí)鞭今始慰生平。即收呂覽千金市,直換咸陽許座城。無限龍門蠶室淚,難偕書札報任卿。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將。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東征,四國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東征,四國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五百貞元太運昌,龍飛天子正當陽。頻繁召對歡魚水,綜核萬幾振紀綱。獨秉太阿鋤逆黨,廣詢民瘼冀平康。詎意遼氛仍未凈,天下竭膏奉一方。彥伯東征期雪恥,孽奴何事敢跳梁。坌河不渡威猶壯,何不妨其所不妨。假道虜西為響導,歷年徒剜款肝腸。導從中協(xié)大安日,一入長城大肆殃。圍薊圍遵山壓卵,三軍如雨潰如狂。搢紳削發(fā)甘從賊,逢掖翩翩嬩大羊。將吏逃亡風偃草,誰人死守護封疆。九重赫怒逮□馬,督師亦且下桁楊。中夜賜環(huán)孫樞□,飛騎四出召勤王。勤王未集張灣破,固安涿鹿及良鄉(xiāng)。云擾郊原殊岌岌,天王神武不倉皇。百萬登陴旌蔽漢,大臣勛戚守門墻。幸來樞輔捍通州,滿帥長驅亦大創(chuàng)。身殞州全東輔固,翻從西遁窺玄藏。金山砥柱詞臣力,陵寢無虞死亦芳。復向榆關輦玉帛,猶然妄意克城隍。昌黎尚飲睢陽血,永平何猝墮黃堂。天子拜將總六軍,一馬如龍駕騰驤。發(fā)帑犒師風猛士,掩骼吊死亦扶傷。人言主憂為臣辱,敢不臥薪與膽嘗。聞賊聚城魚聚釜,釜魚敢復望汪洋。雷霆震撼歸何處,小丑何難奏凱揚。自古犯華信有之,數(shù)月腥膻柰可常。豈是天心欲啟圣,端為宗社卜靈長。
莫愁湖上誤春潮,惆悵高唐暮雨遙。團扇枉圖秦女影,纖羅空約楚宮腰。歡心好似春花謝,妾淚難隨蠟炬銷。消息浪傳桃葉渡,碧江流水夜迢迢。
露臺裊裊婷婷立。柳枝殘雨薰風濕。水樣眼眉長。幽花和露香。晚霞樓外月。照得人如雪。誰似雪兒癡。問君知不知。
重重煙樹鎖招提,野客來尋路不迷。才過板橋塵土隔,落花無數(shù)鳥爭啼。
楓落吳江雁影斜,燕京游客未還家。可能別有春風在,不怕秋霜兩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