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正月風雨中偶成
入春彌月雨霏微,驚蟄無雷雪又飛。撫節不愁花蕊晚,感時惟恐麥苗稀。當歌對酒愁難遣,問舍求田志己違。只尺相望不相見,空吟偪側思依依。
歲除風雨浹新正,二月將終未放晴。殘雪不消猶待泮,輕雷欲震又收聲。樵蘇后爨愁童稚,故舊凋零失老成。推枕無眠清夜永,淋淋檐溜百憂生。
入春彌月雨霏微,驚蟄無雷雪又飛。撫節不愁花蕊晚,感時惟恐麥苗稀。當歌對酒愁難遣,問舍求田志己違。只尺相望不相見,空吟偪側思依依。
歲除風雨浹新正,二月將終未放晴。殘雪不消猶待泮,輕雷欲震又收聲。樵蘇后爨愁童稚,故舊凋零失老成。推枕無眠清夜永,淋淋檐溜百憂生。
進入春季整整一個月,細雨紛紛飄落;驚蟄時節沒有雷聲,雪花又紛紛揚揚。面對節令不發愁花蕊開放晚,感慨時勢只擔心麥苗稀疏。對酒當歌卻難以排遣愁緒,置地買房的志向早已違背初衷。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空自吟誦著內心悲痛的思念。除夕的風雨延續到新春正月,二月快結束了仍未放晴。殘雪未消還在等待融化,輕雷想要震動又收住聲響。打柴割草后才能生火做飯,孩童為此發愁;故舊老友逐漸離世,失去了年高有德之人。推開枕頭難以入眠,清夜漫長;屋檐下雨水淋淋,百種愁緒油然而生。
彌月:滿月,整整一個月。
霏微:雨雪細小的樣子。
泮(pàn):冰融化。
樵蘇:打柴割草。
爨(cuàn):燒火做飯。
偪(bī)側:內心悲痛。
浹(jiā):遍及。
老成:年高有德的人。
此詩約作于南宋乾道九年(癸丑年,1173年),陸游時年49歲,在四川任職。詩中反映了春季持續陰雨、春寒料峭的自然環境,結合詩人對農事的關切、故舊凋零的感傷及自身志向難酬的郁悶,體現其在地方任職期間對民生與個人境遇的多重思考。
全詩通過描寫春寒陰雨的景象,由自然氣候延伸至農事民生、故舊情誼與個人志向,層層遞進抒發憂思。既展現了詩人對百姓生計的關切,也流露出理想受阻的無奈,是陸游'感時'類詩作的典型代表,情感真摯,貼近生活。
江樹青山歇晚秋,草堂幽僻對寒流。故人遠赴關西去,明月蘆花系釣舟。
歲暮風欺客,天開日解圍。雪消無奈白,云細不禁飛。目盡江無盡,吾歸雁亦歸。曉來清徹骨,塵物污人衣。
一枝斜映佛前燈,興味都來似野僧。記得玉人春病校,穿花卻與共扶藤。
為詩直欲無前古,留骨如今錮一山。富貴當年人曷在,只君詩價滿人間。
沉沉仙館靜無風,光動霄衢縹緲中。玄圃暖湔瑤草白,綠窗春絢錦機紅。皇天有道開豐稔,詩趣無邊入混融。為問兔園張宴處,滿堂豪客賦誰工。
交蓋歲云晚,向人懷自傾。爭棋消永晝,酌茗話平生。轉手便陳跡,撫書增故情。無由從執紼,空想葬簫聲。
天香曲譜。盡敞遍文窗,好風微度。涼逗桃笙,飛夢廣寒宮去。畫闌干外閒憑處,滿園秋滿身珠露。趁時延賞,粟金敲落,怕逢宵雨。笑佳會飛英屢誤。幸八公今在,一堂星聚。酒樣情懷,醉到月明當午。小山方擬留人住,怎蘭成又寫哀賦。問誰同斫荊薪共束,快磨仙斧。
客居何懶慢,過午尚科頭。老得醫書喜,閒增詩債愁。春寒風偃樹,天晚雪明樓。莫謂常漂泊,西來是壯游。
劉向拳拳老更忠,外家恩澤盡侯封。分明社稷蒼生計,只在平居畎畝中。
萬里羈孤夜憶家,邊城吹角更吹笳。須臾敕使傳言語,今日天庭賞雪花。
歲閏寒酒薄,風回水自生。杖藜隨小步,極目大江橫。
樓閣盤蒼巘,香燈隱翠微。竹間泉溜發,臨賞澹忘歸。立沼窺魚泳,俯檻見云飛。一向巖中宿,蓬心自覺非。
新將詞賦獻承明,萬里分符佐楚荊。道上竹深妃子廟,郡中花暗白公城。山連五嶺重重翠,水接三湘曲曲清。此去王程君莫緩,幾多人吏待持平。
與君江上酌春卮,此后相逢未有期。萬里云山分袂處,半天風雨倚樓時。縣官無用前驅弩,洞獠看收內附旗。科目自來稱得士,勛名要使遠人知。
鱸魚釣得上綸鉤,歸去應須與婦謀。攜取一尊同客醉,江風山月更何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