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聞蟬
晚涼多處聽蟬聲,
齊女當年變化成。
不合著身楊柳上,
也令千古動離情。
晚涼多處聽蟬聲,
齊女當年變化成。
不合著身楊柳上,
也令千古動離情。
傍晚涼爽的地方傳來陣陣蟬鳴,這蟬兒原是當年齊女所化。它不該停駐在楊柳枝上,也因此讓千古以來的人都牽動了離別的愁情。
齊女當年變化成:據《搜神記》載,齊后因怨憤而死,其魂化為蟬,故有“齊女化蟬”之說。
不合:不應當,不該。
著身:附著、停駐。
離情:離別時的愁緒。
此詩或為詩人于夏秋之交,聞柳間蟬鳴時觸景生情所作。古人多以蟬喻高潔或哀戚,而楊柳常與離別相關(“柳”通“留”),詩人借二者結合,抒發對千古離別的感慨。
詩通過齊女化蟬的典故與蟬棲柳上的常見場景,將自然意象與人文意蘊結合,以簡潔語言點出離情的永恒性,構思巧妙,情感深沉,體現了古典詩詞借物抒情的典型特色。
一見君王認未真,依稀聊記夢中身。閑窗試作丹青像,阿監驚看拜圣人。
兵起黃河日,余歸嶺嶠時。風波一失勢,歧路轉相悲。白鹿成長往,青云恐后期。羅浮故無恙,來把桂松枝。
倦行偏旅思,蔬味喜初聞。野道堆黃葉,人家住白云。鳥啼斜照薄,風急暮帆分。歸策猶暄暖,徒知厭世氛。
枕畔鄰雞促馬蹄,孤城片月半沉西。一聲畫角穿林去,無數春鵑不敢啼。
官渡狎春潮。芳草堤邊小畫橋。系得吳娃雙槳住,嬌嬈。解意新鶯纖露條。芳信近花朝。水市餳香入洞簫。無那綠波將別恨,云迢。容易相逢夢亦遙。吹到杏花風。薄困人如宿酒中。蛺蝶柳花悠飏里,初逢。淺約宮眉笑靨濃。幽恨璅窗茸。勞恰西飛燕又東。兩地相思誰與寄,應同。愁煞雕闌一角紅。小別恰成悲。忍折長亭弱柳枝。鬯好月圓花正發,相期。聞早歸來莫漫遲。禁得幾相思。顛到由來為遠離。容易夢尋鶯又喚,醒時。畫里屏山學翠眉。欲拾墜歡難。彊把秦箏取次彈。一桁湘簾閑卷處,花殘。翠袖香痕十二闌。生怕錦衾寒。撥火濃熏費麝檀。明月可知人意倦,宵闌。卻照銀屏畫閣間。苦恨蕙爐香。篆煙縈裊繡鴛鴦。繡倦香銷愁極目,銀床。月轉庭梧影漸長。仙袂露華涼。玉清應怨鎖瑤房。如此涼天如此夜,能忘。怪底人間鐵石腸。芳約總成虛。夢醒還憐抱影孤。薄似云羅渾未信,難期。念取韶華豆蔻初。臨水托雙魚。珍重離情子細書。別后玉容長想望,誰如。消得文園病渴無。淺黛映纖眉。楊柳陰中玉笛吹。賺取多情雙燕子,斜飛。銜得香泥未肯歸。妍暖踏青期。促繡閨中圣得知。年少誰家金勒馬,來遲。紫陌塵香月上時。
一脈濂溪萬古天,江州名自道州傳。有神真與泉俱活,無象還留月自圓。將濟晚舟猶滯在,未成春服已悠然。東風昨報新消息,許我重栽玉井蓮。
落日都門,買得扁舟,乘興而東。正苕川半夜,月寒似水,蘋洲一路,秋老多風。攜妓溪山,尋春歲月,往事黃粱昨夢中。高樓上,問何人懷古,湖海元龍。諸君解后相逢。更休問奚奴金錯空。向瑣窗看鏡,鬢無霜白,玉舠揮酒,臉有潮紅。莼美鱸肥,橙香蟹壯,風味不如歸興濃。明朝去,有西門一水,直與天通。
識子云溪上,天星已再周。故人今略盡,斯世果何求。得喪元相似,乘除豈自謀。初心幸無恙,馀事一虛舟。喜說山居勝,蘭亭一盼中。松楸今十世,竹帛故三公。念德心何極,幽棲道未窮。吾歸訪巖壑,雞黍更誰同。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卜居。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天荒地老無人識,笑志歌懷亦自如。負米到家春未盡,鄉園行樂想潘輿。
二月錢塘花滿堤,六橋春色接城西。群鷗避雨投荷葉,細草和煙沒馬蹄。杖笠徘徊朱檻晚,樓臺依舊白云齊。閒游卻起滄浪思,應買湖邊何處棲。
西海云生百里灘,蘭橈悵望幾時還。雄蜂雌蝶難為侶,腸斷燕臺李義山。
谷口雨霏霏,樵蘇向晚稀。寒花秋盡發,孤鶴夜深歸。松定聞泉細,峰高見月微。幽懷如有待,竟夕倚巖扉。
浮世榮枯總不知,且憂花陣被風欺。儂家自有麒麟閣,第一功名只賞詩。
芳椒采自青巖細,神杞求之紫洞新。謂道郤超齋一五,競將山蔌供山人。
衰顏白發去還回,冒雨沖嵐仗酒杯。萬仞高岡無見鳳,滿山荒棘有寒梅。棲巖虎豹縱橫出,古洞猿猴日夜哀。嗟我風云塵外客,溪頭鷗鳥莫相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