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通
飛瀑懸泉百丈,禪枝意樹千年。
橋板遙通絕澗,藤蘿上合諸天。
寶地三千色界,蒼山十九云峰。
樽酒此時相聚,煙霞何日重逢。
璈響云中孔雀,鐘鳴霜里華鯨。
龍樹七人共坐,虎溪一笑相迎。
流水高山唱詠,明月清風主賓。
塵土不驚幽夢,乾坤自有間人。
飛瀑懸泉百丈,禪枝意樹千年。
橋板遙通絕澗,藤蘿上合諸天。
寶地三千色界,蒼山十九云峰。
樽酒此時相聚,煙霞何日重逢。
璈響云中孔雀,鐘鳴霜里華鯨。
龍樹七人共坐,虎溪一笑相迎。
流水高山唱詠,明月清風主賓。
塵土不驚幽夢,乾坤自有間人。
飛瀉的瀑布與懸掛的泉水有百丈之高,禪意的枝條與意境的樹木已歷經千年。木橋遠遠連通著險峻的山澗,藤蘿纏繞向上與諸天相接。這佛教圣地籠罩著三千色界的光彩,點蒼山羅列著十九座云峰。此時我們共飲美酒相聚,不知何時能再與煙霞般的友人重逢。云中傳來如仙樂般的孔雀鳴響,霜晨里鐘聲如巨鯨長鳴。如同龍樹菩薩座下七人共坐,又似虎溪三笑的雅事相迎。我們以流水高山般的曲調唱和,主賓在明月清風中相得。塵俗未驚擾這清幽的夢,天地間自有超脫的閑人。
禪枝意樹:指感通寺中與佛教文化相關的古木,既指實際樹木,亦含禪意。
諸天:佛教術語,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多天界。
色界:佛教所說三界之一,指有物質形相但無淫欲的眾生所居之界。
華鯨:刻有鯨魚紋飾的鐘,佛教寺廟常用鯨魚形鐘,取其聲遠之意。
龍樹:既指龍形樹木,亦暗合佛教龍樹菩薩(大乘佛教創始人之一),象征佛法淵源。
虎溪:典出廬山東林寺“虎溪三笑”,指高僧與文人相交的雅事,此處喻友人相聚之樂。
流水高山:典出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喻知音相交。
間人:超脫塵世、閑逸自在之人。
此詩或為古代文人游覽云南大理感通寺時所作。感通寺為滇中名剎,始建于漢,盛于唐,以“古剎、古樹、古橋、古碑”聞名,且與佛教文化淵源深厚。詩人于寺中見飛瀑懸泉、千年古木、橋通絕澗、藤蘿接天,又逢友人相聚,聞禪鐘、賞云峰,觸景生情,遂作此詩記游興與禪悟。
全詩以感通寺為背景,描繪自然勝景與禪宗教意,通過意象疊加與典故運用,展現山水之美與禪境之幽,既贊自然造化,又表對超脫生活的向往,是一首融合自然景觀與宗教文化的游覽佳作。
我欲挽住北斗杓,常指蒼龍無動搖。
春風日夜吹草木,只有榮盛無時凋。
我欲刬斷日行道,陽烏當空月杲杲。
非惟四海常不夜,亦使人生失衰老。
如山積曲高崔嵬,大江釀作蒲萄醅。
頹然一醉三千杯,借問白發何從來。
湖上無人月自明,夢中仿佛得閑行。
庭空滿地楸梧影,風壯侵云鼓角聲。
世異客懷增慘愴,秋高歲事已崢嶸。
長歌忽遇騎鯨客,喚取同朝白玉京。
芳荃真妙士,霜菊亦奇才。
邂逅心生敬,慇懃手自培。
扶持新長桂,護惜欲殘梅。
此意何人解,頹然付酒杯。
屋角成金字,溪流作谷紋。
斜通小橋路,半掩夕陽門。
孤艇沖煙過,疏鐘隔塢聞。
杜門非獨病,實自厭紛紛。
山居謝來客,病體喜新涼。
幽草上墻綠,落花霑土香。
捐書心自息,聽雨夢偏長。
菰葉鄰人餉,欣然獨舉觴。
淅淅連江雨,愔愔一室幽。
茶甘留齒頰,香潤上衣裘。
泥滓將雛鴨,林樊喚婦鳩。
短章雖漫興,聊足散吾愁。
一百五日東郊時,陂塘水滿雨如絲。
人家青煙不禁火,俚俗豈復思子推。
舊墳年多木已拱,新墳積土高累累。
老鴉飛鳴銜肉去,紙錢雨濕掛樹枝。
深松茂柏死自樂,地下應笑生人悲。
眼中青山身后冢,此事決定君何疑。
風吹云破日下照,小灘碎礫光陸離。
停車暫憩道傍舍,解囊且補殘春詩。
新歲逢人日,老夫持道齋。
斷冰浮野水,微綠發枯荄。
霽景豐年象,閑吟曠士懷。
春旛已陳跡,鬭巧笑吳娃。
孤拙知心少,平生僅數公。
凋零遂無幾,遲暮與誰同。
瓊樹世塵外,神山云海中。
夢魂寧復接,慟哭向西風。
閑拂青銅一惘然,此生應老海云邊。
涼飔入袂詩初就,幽鳥呼人夢不全。
天上鵲歸星渚冷,月中桂長露華鮮。
射胡羽箭凋零盡,坐負心期四十年。
昔在紹興末,同趨行殿門。
方思尋宿好,忽已奉遺言。
誄行曲臺議,飾終明主恩。
高皇舊朝士,今復幾人存。
旋削甘瓜進酒卮,斷云漠漠斗離離。
北臨積水風來壯,東恨長林月上遲。
秋近不堪聞急杵,夜涼已復怯輕??。
天孫老抱河梁恨,豈獨人生事可悲。
短景妨游興,長歌慰作勞。
葉凋西埭近,水落北橋高。
病每隨時劇,衰難與世鏖。
旗亭新釀美,萬事一秋毫。
已迫桑榆景,況逢梅柳時。
功名終自誤,老病獨如期。
醉眼嫌天迮,孤吟覺鬼悲。
唐安在何許,無字寄相思。
海棠已成雪,桃李不足言。
纖纖麥被野,鬰鬰桑連村。
稚蠶細如螘,杜宇號朝昏。
展墓秫餌美,坐社黍酒渾。
早筍漸上市,青韭初出園。
老夫下箸喜,盡屏雞與豚。
幽居亦何樂,且洗兩耳喧。
呼兒燒柏子,悠然坐東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