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東萊先生之墓 其一
缺月疏星夜己闌,
風凄露重逼人寒。
郵亭破曉經行處,
不似今朝酷鼻酸。
缺月疏星夜己闌,
風凄露重逼人寒。
郵亭破曉經行處,
不似今朝酷鼻酸。
殘缺的月亮和稀疏的星星,夜晚已到盡頭,寒風凄冷、寒露濃重,讓人倍感寒冷。以前在郵亭破曉時分路過的地方,都不像今天這般讓人極度心酸。
缺月:不圓之月。
疏星:稀疏的星星。
闌:盡,晚。
郵亭:古時傳遞文書的人沿途休息的處所。
酷鼻酸:形容極度心酸。
“壬寅”為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東萊先生指呂祖謙,他于這一年七月去世。詩人在仲秋二十有五日前往呂祖謙墓前憑吊,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離世的悲痛。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東萊先生的哀悼。特點是以景寄情,通過環境描寫烘托哀傷之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真摯的情感。
蔓草叢生伴棘薪,古藤直上繞松身。寺前寺后清幽處,山鳥飛來不避人。
瘦筇扶我過林端,無賴東風掠鬢寒。貪數青山不知去,松花吹滿石棋盤。
碧霧輕籠兩鳳,寒煙淡拂雙鴉。為誰流睇不歸家。錯認門前過馬。有意偷回笑眼,無言強整衣紗。劉郎一見武陵花。從此春心蕩也。
醫閭登眺倚胡天,遼左封疆指顧全。山勢北來連靺鞈,海云東盡辨朝鮮。巖花競暖霏香云,塞草留春藹翠煙。公暇暫同淹永日,喜無烽火報甘泉。
打包行腳為尋真,偶與蘇仙作近鄰。萬里移來今有伴,叩門時許訪幽人。不須辛苦學神仙,九轉功成亦偶然。但向閨門躬孝行,會須白日上青天。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風起湖難度,蓮多摘未稀。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故家三徑盛風流,六月林陰夏似秋。但有清香合金石,何須佳客引羊求。
五日不能一相見,拂袂卻向林間求。使我叩門及比舍,聞君著屐經高丘。滿堤落葉晚未掃,近砌甘菊時當收。公租致期征斂迫,殘年懷抱空悠悠。
借問雙親壽幾何,周天甲子已重過。木公金母親曾見,鶴算龜齡未足多。春意滿堂花欲笑,紅光入面酒如何。賓筵誰是知音者,和我長生不老歌。
又見梅花發,枝枝影向西。可憐千萬片,飛不到潛溪。
君房鸚鵡杯,堪汝醉千日。那似壺公壺,易入還易出。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出沒前后旌,浮云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閑棹傍幽棲,泉香草復萋。稻畦蘋渚外,樵路竹林西。沙鳥晴偏浴,汀花凈不泥。沿洄已可樂,況在故山溪。
曉坐前榮噏日華,扣門欣見瑞香花。即移雙樹依丹桂,何異三珠在絳霞。瓊蕊遇寒添旖旎,翠蕤隨照肯欹斜。蔫然笑對冰霜里,先得春陽向海涯。
薄暮池廳淡晚妝,太湖小石坐微涼。玉容倚月真同色,翠袖依花共一香。行聽柳低鶯不語,笑看風暗蝶猶狂。心情少小無閒事,恐識相思緒便忙。